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西游记》)
B: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水浒传》)
C:曹操是魏国的奠基者,他一生东征西讨,打了许多胜仗,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如官渡战袁绍、赤壁遇周瑜、华容逢关羽时,他都惨遭失败。(《三国演义》)
D:贾宝玉是贾母最宠爱的孙子, 他和林黛玉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最终却娶了薛宝钗为妻。(《红楼梦》)
几个大雨点砸在他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他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
⑴以上文段选自名著《 》,作者是 。
⑵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他还出去拉车,这是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下面四个人物也像祥子那样有许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你选择一个人物,写出其优秀品质并简述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A.祥子 B.鲁滨逊 C.保尔 D.格列佛
人物:________________优秀品质:_________________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骆驼祥子 老舍
⑵)生活所迫(2分)表现祥子在暴雨下拉车的艰难,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⑶示例:祥子 勤劳节俭 祥子从破败凋敝的农村来到军阀混战的北平。凭着勤劳和坚忍,他风里来雨里去,经过三年的省吃俭用,终于买上了第一辆车,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保尔 坚强意志 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状况下,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强忍病痛,借助用刻好格子的硬纸板,写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一书。
本学期,我们读《愚公移山》,愚公的 精神令人油然而生敬意;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钦佩鲁迅的 精神;读《孔乙己》,鲁迅再次控诉 的罪恶。
坚持不懈 忧患意识和爱国 封建科举制度
它的皮 ,微微泛出淡青色。
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说说“偷偷地”、“钻”为什么用的好?(1分)
2.“嫩嫩的,绿绿的”是修饰小草的,按正常的语序应放在“小草”的前边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分)
3.作者描写花之后展开了联想,作者联想到的事物有哪些?(2分)
4.“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是写春花开得繁盛,如果将这句话换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2分)
1.“偷偷地”是贬义词用作褒义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草生长的快,令人不知不觉。“钻”写出了春草生长的蓬勃,充满生命力。
2.这样突出强调了小草嫩绿的特点。
3.“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4.争奇斗艳。
阅读《济南的冬天》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选文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3分)
答:
2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3分)
答:
3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答:
4小摇篮”比喻 ,作用是 ,“小”照应了前面 一词。(3分)
5从选段文字中你可以看出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地形对济南的气候有什么影响?(3分)
答:
1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推断所指代的内容。
答案:不一样,前一个指济南的山山水水;后一个指围着济南的这一圈小山。
2【解析】本题考查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可以先找到“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然后从这句话往前找到相关语句作答。
答案: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3【解析】本题考查对准确用词的赏析。用“晒”“睡”“醒”来写济南的山水,赋予山水以生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理想的境界”。
答案:“晒”“睡”“醒”赋予山水以生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4【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把握。结合语境推断出“小摇篮”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作者把小山比作一位母亲,生动地表现出它慈母般的温存、体贴。
答案: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 这一比喻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 小山
5案:济南被一圈小山围住,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
下面两段沈从文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说明理由。(不少于50字) (6分)
①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②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示例一:第一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目前。第二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我喜欢第一段。示例二: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第一段以写实为主,写出了人物的面貌神态;第二段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因此我喜欢第二段。
(二)《春》(10分)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你说一说。(2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春花图”中,作者写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2分)
3、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去描写无形的春风。请问,文中划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去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2分)
4、“春雨图”中,作者除直接写雨外,还写了些什么?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分)
5、最后三个自然段,除了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三段写出了春天的哪三个特点?(2分)
1、拟人,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2、侧面描写(烘托)了花多、花美、花艳、花香
3、触觉 温柔(温暖、温和、柔情)
4、树叶、小草、灯光、行人、农民、房屋
安静而和平
5、拟人 新、美、力
阅读《水浒》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4分)
那妇人道:“休要高声。却才一个黑大汉来家中,教我做饭,莫不正是他。如今在门前坐地,你去张一张看。若是他时,你去寻些麻药来,放在菜内,教那厮吃了,麻翻在地。我和你却对付了他,谋得他些金银,搬往县里住,去做些买卖,却不强似在这里剪径!”
李逵已听得了,便道:“叵耐这厮,我倒与了他一个银子,又饶了性命,他倒又要害我。这个正是情理难容。”
划线句中“他”是谁?请简述李逵给他银子的前因后果。(100字左右)
他是李鬼(1分),李逵回家接母(探亲),碰上了冒充自己的李鬼(假李逵)拦路抢劫( 1分)。李逵大怒,把他__在地。李鬼慌忙求饶,假称家有老母,冒充李逵抢钱财是为了赡养老母(1分)。李逵不忍心杀“孝子”,不但放了他还给他银子(1分)。
梦里花落知多少
花开花落,落叶归根,看燕去燕归,看浮云飘过,我一一与你们握手,体味芳香。——题记(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最好的写照。那是一种恬淡闲适的心情。谁说人生就是仕途?他选择了田园,却让自己永存在了自己的诗句当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她的美丽。泪水淌下,带着悲伤,在心灵上留下痕迹,也在岁月上留下痕迹。品着她的“人比黄花瘦”,品着逝去的岁月,却早已在心灵上刻上他们的回忆。
翻过一页日历,我嗅着古代文人的墨香,久久沉醉……
(二)
与他一起放风筝,感受心重重地坠下去的感觉。与他一起叹息,感受故乡的变迁。那北国的雪就像他说的一样,有一种旋转升腾的精神,让人震撼。和她一起望着纸船向远方漂去,带着深深的思与念,泪水模糊了双眼,那纸船早已和她的爱,一起荡进母亲的梦乡。这是多么深刻的情感!还要与他一道去听云南的歌会,那朴实的少数民族风情,让我欣然。
翻过一页日历,我踏着现代作家的脚步,不时停留……
(三)
喜欢读着他的《边城》,喜欢读着他的《品三国》,喜欢读着她的《论语心得》,还喜欢读着他的诗集。那是最贴近现代生活气息的文字,那是他们对古人的崇敬之情,那是他对生命与岁月的感悟。我愿意每天都与他们一道,愿意跟着他们的文字,让心灵激荡,让灵魂生辉。
翻过一页日历,我读着今人的文字,暗暗感动……
24、从写作的角度,谈谈该文对你的写作有何借鉴意义?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6分)
写作借鉴:(1)选材:文章将古今几位诗人、作家、学者的情感世界和文化滋养给自己带来的沉醉与感动写得充满诗意、流畅生动:(2)语言:引用优美诗句自然抒怀,几个排比句很有气势。(3)题记作为全文总纲,在三部分中有巧妙照应。(4)标题画龙点睛。
需要改进的地方:文章缺乏一个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并呼应题目的结尾。另外文中的许多“他”“她”最好写明作家的姓名,便于读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