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是老舍名作《骆驼祥子》中的六个情节,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攒三年钱买车 ②用虎妞的钱买车 ③捡骆驼准备买车 ④被孙侦探敲诈 ⑤被大兵抢走车子 ⑥为安葬虎妞卖车
(2)祥子原本是一个勤劳善良上进自尊的好人,__的社会使他变得懒惰自私颓废堕落,请各举两个事例说明祥子这两方面的性格。
(1)①⑤③④②⑥
(2)勤劳善良上进自尊:例如①祥子刚拉上洋车时,认为用力拉车挣口饭吃是天底下最有骨气的事,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买上一辆自己的新车。他不怕吃苦,每天早出晚归。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一般车夫都有的恶习。②从不肯抢同行的买卖,特别是那些老弱残病的车夫。③拉客不吝力气,对客人非常和气,不肯与客人讲价。④每天穿得整齐利落,车也擦得干干净净。⑤在茶馆里看到车夫老马饿晕了,给老马祖孙买羊肉包子。⑥在曹家拉包月时摔坏了曹先生和车,祥子非常内咎,主动提出要用自己的工钱来赔偿。
懒惰自私颓废堕落:例如①为了早日再买上新车,祥子开始疯狂地拉车赚钱,不惜与老弱病残的同行抢生意,尽管内心认为自己这么做是不要脸的行径。②生活的痛苦和无望让祥子麻木,他学会了吸烟、喝酒,有时还赌上几把,甚至被坏女人夏太太引诱染上病。③对坐车的人绝对不客气,讲到哪里拉到哪里,一步也不多走,有客人催他拉车快一点,一定要加钱才肯拿出力气来。④不关心坐车人的安全,还故意使坏,他认为摔死谁都没关系,人都该死。⑤到曹先生等老主顾家里骗钱,买烟酒挥霍。⑥为了钱出卖阮明,让他丢掉性命。
名著阅读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选自《 骆驼祥子》,作者 。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
。
(1 )老舍(舒庆春)(2)前:老实坚忍、自尊好强、 吃苦耐劳等,后: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等,原因:__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三起三落)
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写了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有点变态的 。
(2)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1)刘四爷、虎妞 (2)三层含义: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文化苦旅》中作者在哪里发现了骆宾王的墓?
A:狼山山顶 B:狼山山脚 C:天柱山顶 D:天柱山脚
《文化苦旅》中作者在写《五城记》时写了哪五城?
A:开封,南京,兰州,广州,成都 B:开封,南京,洛阳,重庆,上海 C:北京,上海,兰州,成都,南京 D:北京,上海,洛阳,重庆,成都
《文化苦旅》中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是( )
A:长城 B:都江堰 C:故宫 D:兵马俑
走近名著。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_________》。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_________到_________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朝花夕拾》幼年 青年
名著阅读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了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上文选自 《 》,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 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 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 的行尸走肉
《骆驼祥子》;买车丢车三起三落的生活经历;老实健壮、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① 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②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③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④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⑤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⑥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⑦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⑧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要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⑨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⑩ 突然间,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11 我还惊讶地意识到,在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每当我遇到一个遥不可及、令人害怕的情境,并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应付——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自己上过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
1、第①段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描写方法:
作用:
2在朗读课文时,有的同学把“‘我下不去!’我哭着说”读成了“‘我不下去!’我哭着说”,
请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原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区别:
表达效果:
3、父亲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为什么?
4.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的经验给你带来哪些有益的启迪?
1、描写方法:环境描写 作用:衬托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恐惧心理。
2、区别:“我下不去”是说“我”想下去但无法下去,“我不下去”是说“我”能下去但不想(不愿意)下去。表达效果:原句体现了“我”对爬下悬崖毫无信心的心理。
3如果想着距离有多远,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是父亲在教导我如何战胜困难。
4、第一问:让他明白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的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第二问:围绕主题,自圆其说即可。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⑦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⑧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⑨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⑾……
⑿仁厚__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品味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说说它们妙在何处?
(1)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 霹雳 ,全体都震悚起来。
(2)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2、“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这是为什么?
3、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怎样的想法?而“我”是怎样想的?这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4、文段⑧段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6、从全文看,选段①、②两段有什么作用?
7、“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一语句概括了上文部分内容,请分别指出来。
别人不肯做:
不能做的事:
8、有人认为“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句话让人震撼,隐含了极多内容,最能表现阿长买书的艰辛。请发挥想象,将买书的情形描绘下来。(4分)
1、(1)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2)表现出我对《山海经》的渴望之情
2、表明了长妈妈给我买回的山海经对我的影响之大,也写出了我对长妈妈的崇敬。
3、阿长 是非常关心 ‘我’的,想为‘我’买《山海经》让‘我’开心;我 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4、议论,指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
5、因为(1)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2)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3)这本书寄托着长妈妈对我的关怀。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
6、在内容上,交待了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原因以及得不到的无奈和渴望;结构上,这是与下文形成对比, 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做铺垫;表现出 阿长 对‘我’的关心
7、别人不肯做:不好意思力逼远房的叔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不能做的事: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