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简明的语言介绍右边这幅图的画面及其含义,至少使用一个成语。(3分)

这幅图的主体是两只手托起一个(透明的)地球,地球内是一棵绿树,地球的左右上方各有一只飞翔的和平鸽。含义是绿色是地球的心脏,呵护绿色就是呵护地球;呼唤人们呵护地球上的绿色,让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图画立意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评分:按照一定顺序介绍1分;提到地球、手、树、鸽子得1分,正确使用成语1分,共3分。

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仔细观察漫画《啃老》,说说漫画的含义。(2分)

示例:讽刺了那些已经成年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儿女,为维持自身需要而压榨父母积蓄的社会现象。

评分标准:体现漫画含义1分,准确清楚表述1分。

右图是一幅名为《枪响之后》的漫画,画面上一个人正举枪对准一头熊。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这幅漫画的主题。(2分)

示例:人类应该善待自然界的朋友,维护生态平衡。    (大意对即可,共2分)

在贵州省图书馆LOGO(标识)征集大赛中,某校推出如下二件作品,采取公开投票的方式推选其中一件参赛。如果你是该校学生,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件,就其图形、文字、色彩的寓意,说明你投票的原因。(4分)

作品一 作品二

答:

示例:(1)作品一:①标识图形是由中文“贵”变形为“翻开的书”,体现了“贵州省图书馆”的涵义及文化特性。②图形又含“吉祥纹”,彰显出贵州浓厚的图书文化,也寓意贵州省图书馆美好的未来。③标识以“红色”为主色调,象征喜庆、热情、活力。(2) 作品二:①整体形象是一本打开的书,体现了图书馆的涵义。②书框构成“GZ”图样,代表“贵州”。③颜色采用红色,寓意贵州民族热情和开朗的性格和风俗。④整体采用一线呵成,简约独特,令人印象深刻。(以上就就某一作品中图形、文字、色彩的寓意,答到其中两点即可,4分)

不能说明下面图片中“海印桥”建筑外形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夜晚的海印桥金碧辉煌,其扇骨格局像蝴蝶的翅膀,桥身犹如两只展翅高飞的蝴蝶。 B:海印桥有着一艘双桅船在旭日初升时扬帆远征的形象,是珠江上别具特色的公路桥。 C:海印桥为双塔单索面斜拉桥,全长125米,塔高57.4米,由186根钢索星形拉固,塔顶像两只“羊角”,寓意羊城。 D:海印桥横跨在珠江南北两岸,因桥的北端“羊城三石”的海印石而得名。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鼎湖山听泉》这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作者把泉水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 B:《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这篇小说以“我”的见闻为线索,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305篇,这些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D: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捕蛇者说》揭露了苛捐重赋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认真观察漫画,给它拟一个标题(8个字以内) (2分)

标题

 (2分)标题:  代沟、聊、无聊……

图是中国环境标志图形,仔细观察主体部分(汉字和英文除外),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说明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点及其含义,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

  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同心同德,携
手并肩,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既别出心裁,又寓含丰富,耐人寻味。

  评分:构成要素1分,造型特点及其含义1分,成语使用恰当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认真读图,完成图后的问题。(5分)

①从图1中可以提炼出的主要信息是(30字以内):

②根据图2写一则戒烟的警示语:

①我国烟民人数多,吸烟危害重,浪费大。②为了明天,请您现在就戒烟!

 评分:①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②2分,意思对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