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
⑴阅读《蜀相》,联系已学课文《茅屋为秋风所歌》,下面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前者是一首七言律诗,后者是一首歌行体诗;前者咏史怀古,后者叙写现实生活,都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B.前者的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后者的开篇两句,起势迅猛。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犹如秋风咆哮,让诗人焦急万分。
C.前者的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见济世的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的忠诚;其尾联中的“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D.两首诗表达方式多样,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⑵请精选合适角度赏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⑶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0 23:14:57
免费下载:《2016年秋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试卷
阅读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
⑴阅读《蜀相》,联系已学课文《茅屋为秋风所歌》,下面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前者是一首七言律诗,后者是一首歌行体诗;前者咏史怀古,后者叙写现实生活,都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B.前者的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后者的开篇两句,起势迅猛。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犹如秋风咆哮,让诗人焦急万分。
C.前者的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见济世的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的忠诚;其尾联中的“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D.两首诗表达方式多样,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⑵请精选合适角度赏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⑶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本题关键词:黄蜀葵叶,瑞森牌森森粉,阅微草堂,杜甫,刺黄柏茎叶,大叶沿阶草,真诚相处,气相色谱,相色标志,相傅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