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交代了远渡送别的地点是“ ”和此行的目的地是“ ”。
2.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随”字将群山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B.“入”字,力透纸背,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C.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这样的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D.后句写出了他乡的荒芜萧索、毫无生机,进而反衬出家乡之美。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0 23:14:50
免费下载:《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试卷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交代了远渡送别的地点是“ ”和此行的目的地是“ ”。
2.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随”字将群山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B.“入”字,力透纸背,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C.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这样的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D.后句写出了他乡的荒芜萧索、毫无生机,进而反衬出家乡之美。
本题关键词:外门门斗,过渡带,过渡乳,过渡层,过渡料,过渡节,问荆,牡荆,荆芥,布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