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语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可是,这个因素常常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到的。②这种情况就比食物本身的不清洁,更容易被人所忽略。③不洁的饮食,或者说,微生物的感染,是引起急性胃肠病的最多见的因素。④特别是有的时候,食物本身本来很清洁,可是由于手的不清洁,或者菜刀、案板、抹布的不清洁,而致使人受到感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辞海》)

材料二: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传书》。

材料三: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简直是“龙的世界”;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龙,如“龙风呈祥”、“藏龙卧虎”,等等;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龙笛等等;以龙为名的建筑、地名不胜枚举,如龙门、龙壁、龙亭等等。

材料四: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1)探究上述四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你对“龙”的认识。(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说说与龙有关的神话传说或人物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近有关媒体报道,有专家正在重新建构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品牌,龙可能不再是中国形象标志,原因是“龙”在西方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人物,“龙”的形象会让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片面、武断的联想。互联网上展开了“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中国的形象标忠——龙?”的调查和讨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①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②它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③ 它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2)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  (3)同意或反对皆可,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综合实践能力考查。请按要求完成1~3题:

中考前夕,有一些同学焦虑,失眠,还有一些同学唉声叹气,悲观失望。针对这种情况,班上准备举行考前心理辅导活动。

1.如果由你来策划,除了举行主题班会以外,请你再设计二项合理又可行的活动项目。

2.班上将举行主题班会,请你为班会确定主题,并设计一个活动流程。

3.在主题班会上,请你以班主任的身份,用寄语的形式发言,以激励每一位同学。(不超过80字)

1.     出版心理健康小报  组织心理健康测试等

2.     示例:主题:轻松上阵,沉着应对

流程:①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②请心理辅导老师作考前辅导③班主任发言④主持人总结活动意义。(程序合理,不能少于3项,表述清楚。)

3.    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考场的主人。你的地盘你做主,只要静心.细心,你就能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你就会明白:其实考试就是这样简单。

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入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语文综合运用。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齐名的全球顶级盛事。此次世博会将历时184天,预计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届时,全球前来参观世博会的观众将达到7000万人次。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一:

(2)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将在世博园区展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同时展出500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其他参展国也将在世博园区组织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主题演出和民间艺术展示活动。世博园区将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竞放的舞台。全球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将欢聚在一起,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宣传语:展示不同民族文化

(3)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宣传上海世博会为内容的校刊。校刊编辑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三言两语话世博”专栏里写出你对世博会主题的理解。(不超过25个字)

【材料】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例如,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养活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解,不污染环境。“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思是:

(4)世博游指定相关旅行社于2月4日来芜湖踩点,请你以“留住远方来客”的热情设计一条“芜湖二日游”的旅游线路,展示芜湖风采,彰显家乡魅力。

答:

(1)答案示例:①世博会是展示传播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平台; ②世博会可以起到推动主办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答案示例:增进各国人民友谊。

(3)答案示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或注重环境保护的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4)示例:上午抵芜,游方特欢乐世界,感受新一代主题公园魅力,中午在园内品特色小吃;下午5:30出园入住星级宾馆后,至凤凰美食街晚餐,餐后夜游滨江公园,看大江奔流;第二天早起至繁昌县赏“马仁奇峰”(或:至南陵县赏“西山风光”);下午愉快踏上返程之途。(线路设计符合题意,合情合理即可)

针对青少年吸烟逐年增多的情况,某班准备开展“拒绝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签名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个简短的开场白。

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极大。吸烟不仅损伤大脑,损害我们身体正常生长,而且还会导致某些不良行为的产生。为了我们有一个清洁的环境,健康的身体,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拒绝烟草的__,做一个身心健康、行为文明的中学生。“拒绝第一支烟,做不吸烟新一代”签名活动现在开始。

与下面语段的空缺处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远古的时候,世界上没有文字,没有笔,没有纸,自然也就没有书。我们祖先采用堆小石头或者以绳打结的原始办法来记事。后来,人类创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5 千年,中华民族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是把文字刻画在乌龟壳和牛骨头上边,这就是甲骨文。 。这样一来便有了中国最早的书——甲骨书、青铜器书、石碑书和竹简书等等,也有人把它们称为是我国最原始的书。

A: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镌刻在石碑上、铸就在青铜器上、撰写在竹简上,于是就有了铭文、碑文和毛笔字。 B: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就在青铜器上、镌刻在石碑上、撰写在竹简上,于是就有了铭文、碑文和毛笔字。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就在青铜器上、镌刻在石碑上、撰写在竹简上,于是就有了碑文、铭文和毛笔字。 D: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就在青铜器上、撰写在竹简上、镌刻在石碑上,于是就有了碑文、铭文和毛笔字。

根据要求完成1~3题。

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引起了大家对水资源的重视,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水资源的使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如果某同学的选题为“中学生饮用水现状”,那么他选择的调查对象应该是 ;如果某同学的选题为“某小区夏季居民家庭用水状况”,那么他的调查对象应该是

2.在调查过程中,有同学搜集到如下资料,请归纳随着天气逐渐变热学生的用水量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某中学学生宿舍月用水量统计表

3月

4月

5月

6月

女生宿舍

20吨

20吨

30吨

35吨

男生宿舍

35吨

40吨

50吨

60吨

3.校园里,你发现一同学正准备将喝了一半的矿泉水扔进垃圾桶,这时你想到了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于是,你走上前对他说:“ 。”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谢谢提醒!”

1.中学生  某小区居民

2.学生的用水量呈现逐月上升趋势。

3.内容上围绕节约用水和干旱,形式上注意说话的对象和方式,得体即可。

【示例】同学,喝了一半的矿泉水扔掉,多可惜呀!想想干旱地区滴水如金,即使不想喝还可以有别的用处嘛!

综合探究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1)A中秋节B重阳节

(2)屈原投江;吃粽子、插艾叶

在横线处依次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子:( )( )( )( )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______;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_______;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_______;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______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A.立场须坚定B.事业须旺盛C.方法须随和D.人格须挺立

D、A、C、B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