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炬境外传递:圣火每到一处均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在阿拉木图,30万人自发走上大街恭迎圣火;在圣彼得堡,70万居民涌上街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演了数万群众追随圣火的壮观场面……
材料二:留学生表现:4月9日,奥运圣火在美国旧金山传递,华人华侨就自发地组织起来,为这次传递活动租用了两架直升飞机,盘旋在沿途的上空。一架飞机上用英文打出长幅,写着“欢迎到北京看奥运会”。穿上印有迎接北京奥运会圣火的服装,拿着中国国旗前来助威。声势浩大的呐喊着“北京奥运会,GO,GO,GO”
材料三:火炬境内传递:三亚,作为中国境内第一站,有208名中外火炬手通过沙滩跑步、常规跑步以及三人自行车等形式来传递奥林匹克圣火。也将在三亚凤凰岛的奥林匹克广场进行倒计时一百天的庆祝活动。
(1)综合上面三则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所揭示的问题。
(2)请以“笑迎八方来客”为内容,设计一则富有感染力的宣传用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奥运圣火传递无论是境外还是境内受到广大人民欢迎 略
有人问,什么年龄最好?一个少年说:16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活力和希望。一个青年说:25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青春和追求。一个中年人说:40岁最好,它拥有睿智和成熟。一位老年人说: 。大家听后,都觉得老人的话最有道理。人应该珍惜自己的拥有。老人说的什么话你知道吗?请在横线上填写。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
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字数不限)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冰心
(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
综合性学习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危急时刻,关爱、援助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民教师站了出来,用自己的沉着、智慧,甚至生命,护卫着一个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感天动地的生命颂歌。学校开展了以“仰望师魂”为专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你们进行了以下活动。
【专题含义解读】
1.解释“仰望师魂”的含义。
【英雄事迹展示】
下面是你们搜集到的人民教师英雄事迹中的几例:
最后时刻,胸前护佑幼小生命
5月14日清晨7时,一夜未眠的战士们终于从一片瓦砾中找到了吴忠洪的遗体。他的背部向上躬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学生的遗体……
12日地震发生时,崇州市怀远镇中学初一(5)班的31名孩子正坐在四楼教室里,听英语老师吴忠洪上课。教室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吴忠洪守护着学生一个接一个跑过三楼的楼梯口。当发现还差两个孩子后,吴忠洪赶紧转头,逆着人流方向拼命往楼上跑去。
“吴老师,楼要垮了,不要上去!”倒数第二个跑出教室的学生林霞着急地喊道,但是她看到的只有吴忠洪义无反顾向上奔跑的背影。就在林霞和同学们撤离几秒钟后,这栋四层小楼伴随着一声巨响,轰然坍塌,吴老师和班里的两名同学瞬间被淹没在一片废墟由……
村民自发为她出殡
5月14日10时,当战士们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堆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守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看得出她是想把这些孩子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
这位老师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今年48岁。
14日下午,全镇幸存的村民自发为杜正香出殡,队伍从山上排到山下,他们都要来送送这位好老师。
用身躯为孩子挡住水泥板
5月l5日中午,站在一片瓦砾堆旁,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时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
汶川地震发生后,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当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外出差,包括瞿万容在内的5名老师都在园内……
救援队来了,从废墟里发现一个个小枕头、小盖被、小鞋子,还有年仅21岁的瞿万容和她怀里的孩子。被救孩子的母亲跪在废墟上哭喊:“瞿老师,你听到了吗?我和宝宝祝福你,去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2.请参考下面的示例,从上面材料中选择一位教师为他(她)写几句赞语。(50~100字)
【示例】
张米亚老师,映秀镇小学年仅29岁的青年教师。当灾难来临时,你跪仆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筑起了一面生命的防护墙。你以永恒的姿势,变成了一只令世界仰慕的雄鹰。
【献给老师的歌】
1.向生死抉择中舍生取义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表达崇高的敬意。思路分析:“仰望”的意思是表示崇高的敬意,把握了这个词的含义也就不难解读了。
2.示例:瞿万容老师,是绵竹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刚刚21岁,当水泥板砸下来的时候,你将孩子抱在了怀里,你那柔弱的后背,像钢铁一般坚强,你是慈母,你是英雄。
完成下面两题。
(1)你班同学为活动拟了一副对联,但发现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红烛永照人间路
下联:天下长开桃李春
你将下联改为:
(2)“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是张米亚老师留下的两句歌词。请你以学生的身份,和着张老师歌词的韵律,写几句歌词,表达心声。
(1)桃李长开天下春思路分析:上联中的“红烛”是名词,指具体事物,下联中的“天下”与之不对仗。调换词序即可。
(2)示例一:您给我翅膀,我心多悲伤,宁可不飞翔,愿您陪身旁。示例二:我定会飞翔,以您为榜样,师魂垂青史,万世放光芒。思路分析:歌词要与原歌词押韵,表达对老师的敬仰之情、怀念之意。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由于读书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华的最佳途径,所以,大凡有真才实学的人都重视读书。不过读书也要有选择,讲究方法。文学巨匠茅盾擅长“背书”,120回的《红楼梦》他能熟练地背诵下来。著名教学家华罗庚长于“猜书”。他拿到一本新书后,不是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先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打开浏览一遍。如果与作者“英雄所见略同”,就不再读了。
(1)A.、你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运用这种方法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列佛游记》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用一句话概括)
本题开放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A、我读书方法:精读法、略读法或网上阅读法、图书室阅览法等等。B、名家名作,需要咀嚼品味,用精读法;网上资源丰富,需要先浏览,再择优精读;而一般书籍,则可浏览、略读,特别感兴趣处,再细玩品味。
(2)本书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意思对即可)
就要升入中学的表妹暑假里要来李芳家做客,李芳妈妈送她一本《西游记》,并写了以下赠言:
这本书会让你看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猪八戒,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沙和尚……精彩的故事会让你流连忘返。
李芳准备赠送表妹一本《繁星·春水》,请你替李芳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这本书会让你看到母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不要求句式)
综合性学习
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始,沈阳市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沈阳全民读书月”。《时尚生活导报》记者对沈阳市300名读者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
阅读数量(年) | 五本以下 | 45% |
五本以上 | 37% |
阅读方式 | 网上阅读 | 73% |
纸质阅读 | 21% |
(1)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2)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也受到“网上阅读”方式的冲击。你更推崇哪种阅读方式?请谈出你的理由。
(1)沈阳人阅读量还不够,大部分采用网络阅读方式。
(2)示例①:推崇网络阅读:网络阅读信息量大、快捷、节约。
示例②:推崇纸质阅读:纸质书具有可随处阅读的优势,可边看边圈点,做笔记。纸质阅读可以注意力更集中,可以引发思考。
综合探究。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完成有关读书的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国籍 | 犹太人 | 前苏联人 | 美国人 | 中国人 |
平均每年每人读书 | 64本 | 55本 | 50本 | 5本 |
(1)下面AB两题,选择一个答题。
A.结合图①对对联:
求知识,学海探宝贫亦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用比喻的修辞描述图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材料二,作为中学生,你有怎样的感想?
示例:(1)A.追科学,书山寻珍苦也甜
B.读书,本身就是一道美丽风景。(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读书画面即可)
(2)参考要点: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的中学生感想、惊叹、惭愧、不安、不好意思等;①我们真的愧对4月23日这个全世界读书的节日!②在以课业负担之重闻名全球的中国,我们根本没有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精力,但也要尽量多读书。③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重视读书……少年强则国强等。(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在大多数国人眼中,汽车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截至今年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达535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3239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年均增速在20%左右,大大快于经济增速。大量的汽车不仅带来环境的污染,而且在一些城市中,机动车道越来越宽,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越来越窄,不少人行道仅有一辆车的宽度,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从历史的观点看,随着能源大变局的临近,无论燃用石油制品的汽车多么美轮美奂,汽车工业都只能算是“尾巴工业”或“夕阳工业”了。没有成为传统型汽车生产大国的中国,应该赶上世界最新潮流,在汽车行业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替代燃料,而不是高举“拿来主义”的旗帜,赶在“石油时代的黄昏”,拜倒在罂粟花般的香车魅力之下。
——《你为什么要开车》
材料三:某市的人口密度很高,要缓解汽车急速增加造成的交通压力,首选的策略就是发展公共交通。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建设,2008年1月1日,正式开通省内第一条快速公交线(BRT),这是全国第一条“中央侧式站台”BRT,也是继北京、杭州之后的全国第3条真正意义的BRT。快捷、安全、舒适、方便的快速公交一号线开通首日吸引了大量市民,首日总共运送乘客32100人次。 ——http:∥news.sohu.com
(1)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概括出两个观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给准备购买私家车的市民提点建议。(80字左右,简明扼要,情理结合)
(1)①为了保护环境,汽车应使用更环保的燃料。②科学地限制私人汽车的拥有量,大力发展公交事业。③改变人们有关汽车的观念,提倡公交出行。(答到任两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依据材料得出也可酌情给分)
(2)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联系国情或我市地方实际,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