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根据这个统计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内容 | 人数 | 百分比 |
文学名著 | 26 | 13% |
武侠小说 | 30 | 15% |
时文杂志 | 32 | 16% |
卡通画 | 112 | 56% |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②看了统计表,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
①多数学生喜欢卡通画而不喜欢读文学名著。
②多读文学名著
语言理解。
天降大雪,八年级学生自行车停放区的自行车上都覆盖了一层雪。李斌同学匆匆走进停放区,用纸把自行车车座擦干净后,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值班老师看见后笑着说:“这位同学,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嘛!”李斌不好意思地说:“真不好意思。”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不远处的垃圾箱。
请问,值班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 ,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 ;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 。 ①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②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③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 ④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 ⑤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 ⑥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综合性学习
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 高鹏) 收集雨水进行草坪灌溉,利用太阳能发电照明,场馆设施无障碍化……过去一周里,新华社记者先后采访了国家体育场、奥运村、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等多个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和有关人员,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已不仅仅停留在理念上,而是变成了切切实实的行动。
为深入理解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了解北京是怎样落实这三大理念的,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开展“奥运理念大家说”的交流展示活动,请做好以下工作:
1.下面是一组同学搜集的近几年来北京市民文明行为数据统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所反映的信息。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观测数据统计表
内容 | 乱扔垃圾发生率 | 随地吐痰发生率 | 行人乱穿马路发生率 | 机动车闯红灯现象发生率 |
2005年 | 9.1% | 8.4% | 24% | 22% |
2006年 | 8.4% | 4.9% | 11% | 11% |
2007年 | 2.86% | 2.54% | 5% | 5% |
反映的信息是:
2.下面是某同学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提取一条信息来说明绿色奥运与科技奥运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将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面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光
热系统提供热水给运动员洗浴。此外,奥运村内的路灯照明用电也将由太阳能产生。
材料二:“绿色奥运”理念在奥运场馆建设中主要体现在建筑节能、环境和生态保护、
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环保建材等方面。除了使用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外,奥运场馆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环保举措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等均采用了中水处理和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大大节约了用水。
提取的信息是 。
3.通过本次活动,你一定对落实北京奥运理念有了深刻的理解。作为北京的一员你如何把奥运理念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用上“和谐”、“节能”、“义不容辞”三个词语。
1.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市民的公共行为文明程度在逐年提高,人文奥运理念在深入人心。(或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近三年来北京市民的不良文明行为发生率在逐年降低,人文奥运的理念在发扬光大。)
2.答案:科技奥运与绿色奥运是相辅相成的。
3.答案示例:2008年奥运会正在向我们走来,作为北京的一员,把奥运理念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努力与老师、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区,积极宣传节能理念,树立节能意识。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
综合性学习。(本题包括第1—3题)
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召开“为祖国争光,为奥运添彩”的主题班会,班会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为奥运做些什么?请帮助做好以下工作:
1.第一小组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帮助他们从中各提取一条信息,让他们的发言具有针对性。
【材料一】
项目 性别 | 愿意参加奥运志愿者服务的比例 | 喜欢谈论体育话题的比例 | 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 | 喜欢看体育节目和体育报刊的比例 |
男生 | 80.8% | 80% | 76.7% | 70% |
女生 | 80.5% | 52.1% | 45.4% | 47.3% |
【材料二】
日前,首都体育学院师生对部分中学生进行了奥林匹克基本知识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0.3%的男生完全答对,女生答对率为56.3%。从答题情况看,中学生能准确知晓奥运会一般性知识,但对“谁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奥运会从哪届开始兴奋剂检测”等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答对率偏低。其中,三成青少年不知道“现代奥运之父”是法国人顾拜旦。
⑴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
⑵从材料二提取的信息:
2.第二小组同学表示,中学生可以在奥运会期间为国内外友人做义务讲解员,介绍北京奥运会有关体育场馆。他们重点收集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以下资料,请将调整后的句子序号依次写在横线上,使之成为条理清楚的一段话。
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①将举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
②国家体育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③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
④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平方米。
3.根据下面要求,请为主持人设计一段结束语。
要求:⑴结束语中要出现“奥运志愿者”这个词语。
⑵结束语中至少为中学生如何服务奥运提出两项具体可行的建议。
同学们:
。初三(1)班“为祖国争光,为奥运添彩”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1.答案示例:⑴绝大部分男、女生都愿意为奥运服务,但男生体育的参与和关注度远远高于女生。⑵中学生对一般性奥运知识掌握较好,但对较深层次的奥运知识了解不够。
2.答案:②④③①
3.答案示例:我们可以自觉保护身边环境,实践绿色奥运的理念;我们可以了解赛场礼仪,文明观看比赛;我们还可以学习各国礼仪,做到文明得体地接待国外友人。其实,服务奥运很简单,让我们人人都充当奥运志愿者,为北京奥运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我们用甜美的微笑,铸就和谐北京,打造成功奥运。
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入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有的知识只需浅尝,有的知识只需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 ,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A:有的书只需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 B: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有的书只需读其中一部分 C:有的书只需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 D: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有的书需要钻研、咀嚼
综合性学习
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之际,某校九年级四班进行了一次“我与‘嫦娥一号’”
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做好以下工作。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开场白中要有“嫦娥一号”、“中华民族”、“祝福”这三个词语。
你会设计这样一段开场白:
2.“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全国人民采用不同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喜悦之情,以下是一个网友所写对联的上联,请同学们帮他对出下联。(2分)
上联:嫦娥奔月,千年传说成真事;
下联:
3.李小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帮他探究材料并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嫦娥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嫦娥一号’卫星上所有关键仪器设备全是中国自己制造的,没有一件是从国外购买的,所有试验也全部是利用中国自有的设备测试完成的。”“绕月探测工程是一项自主创新的工程。我们所开展的各方面的工作,一定是‘中华牌’的。”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孙家栋如是说。
材料二:据介绍,组成绕月工程的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中,数十项关键技术和设备在国际或国内属首次应用。中国航天人用了3年时间,就托举着完全自主创新的“嫦娥一号”进入太空。“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材料三:在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叫“万户山”,那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了纪念中国明代一位勇敢的探索者万户而命名的。万户的献身精神激励和鼓舞着无数的后来者,更激励着他的后世子孙。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立足国内现有条件,进行坚苦卓绝的努力,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收益。他们的每一步都带有特色,他们的每一步都富有创新。
你的探究结果:
1.答案示例:同学们: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千百年来,神秘的星空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人类的目光。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和梦想的“嫦娥一号”奔向了月球,让我们深情地仰望太空,让我们深深地祝福嫦娥,让我们一起走进嫦娥。
2.答案示例:华夏航天,一号放飞探锦程。
3.答案:嫦娥一号是自主创新的结晶或自主创新成就了嫦娥一号。
填入下列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巫山县城的早晨,充满了此起彼伏的鸡鸣犬吠之声。不知那些鸡犬躲在哪里,却听得 。山城小小,本来就生得如蜀人之紧凑,加上四面环抱着山,回声就格外大,和声的效果就特别好。
A:犬吠之慷慨,鸡鸣之嘹亮,就近在咫尺 B:鸡鸣的嘹亮,狗叫之慷慨,就近在咫尺 C:嘹亮之鸡鸣,慷慨之犬吠,就近在咫尺 D:慷慨的狗叫,嘹亮的鸡鸣,就近在咫尺
综合性学习,完成第1—3题。
针对目前学生中出现的一种时髦现象——上学带手机,初三(1)班以“学生上学该不该带手机”为题,举行了一场辩论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支持学生上学带手机的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从这些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作为依据,为正方写一段发言。要求说出带手机上学的好处,语言表达简洁明了。
材料一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手机不仅可以代替手表掌握作息时间以利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手机加强同父母的交流和联系。
材料二
顺应通讯工具发展的潮流,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好处多多。首先是增加了同教师交流的渠道。平时一声问好,增进师生友谊。学习有困难,及时取得老师的帮助,一旦有过错,第一时间获取教师的谅解。其次是遇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可以向家长、学校或公安机关报告,以便及时取得帮助。再次是可以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联系,以利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方发言后,由反方同学发言。他们搜集到了以下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拟写出一段辩论辞。要求写出反方的两点理由。
材料一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导致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
材料二
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如果学生在上课时间打电话或发短信,所带来的声响将直接影响老师授课的质量。有些学生的虚荣心较强,盲目追逐手机的新款式、新功能,更容易形成攀比之风。手机是贵重物品,上体育课或搞其他活动时难以保管,万一丢失就会给老师和学生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由主持人做总结发言。请你根据辩论会的主题,综合正反方的意见,用上“学生”“手机”“正确使用”这些词语,帮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我方认为:上学带手机可以让我们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
2.示例:研究表明手机辐射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的伤害更大,而且学生自制力较差,上学带手机还会影响课堂学习。
3.示例:听了正反双方代表的发言,相信同学们对上学带手机有了客观的认识。如有必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手机方便快捷的特点为我所用;如无必要,应尽可能少用手机,免受辐射伤害。作为学生,希望大家在上学期间都能正确使用手机。
在下面一段文字内的方框内填写人名,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
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他一心不忘做官,“封妻荫子”;所以只要有官做,是不会主动投奔梁山的。林冲出自枪棒教师的家庭,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技术人员;
他有正义感,但苟安于现状;所以非被逼到走投无路,也下不来落草的决心。至于□□,无亲无故,他一无顾虑,敢作敢为。一条光棍,光景是贫农或手艺匠出身而由行伍提升的军官;所以仗义救人, 。
答:方框内应填写的人名是 、
横线上应补写的语句是
杨志( 鲁达 主动落草(或“主动投奔梁山”)
提示:第①句谈杨志,第②句谈林冲,第③句谈鲁达。其中第③句是不完整的,题目要求补写完整。正确补写的前提是理解横线前面的话。第①句依次交代杨志的出身阶层、思想意识和生活态度。第②句依次交代林冲的出身阶层、思想意识和生活态度。依据①、②句的一致性,就可以断定第③句也需与①、②句一致。现有的不完整的第③句只交代了鲁达的出身阶层,那么,“所以”后面便是鲁达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