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整部作品看,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不屈服于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
自古以来,“孟母教子”的故事家喻户晓,传为美谈。2007 年5 月18 日,首届中华母亲节文化月活动在孟子出生地——曲阜小雪镇凫村开幕,并就母教文化、经典教育开展了研讨交流。传统的母爱教育再一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请以“母爱”开头写一句话,表达对母爱的赞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母爱
。
母爱像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田。
改写下边句子中的划线部分,使它和前面的句子相一致。
原句: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缕:江河中的片片帆影,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
改名:
《今日博兴》周末版开设了一个新栏目“读书访谈录”,首期话题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要求紧扣话题。
(1)
(2)
(1)你认为我们应该读哪些名著呢?
(2)读名著有什么好处呢?
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如果20世纪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开始接触古典诗词之美,这是不是有点迟了?《全唐诗》有42863首,《全宋词》有19990首,李白有诗900余首,陆游有诗9000多首,这只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零头,然而我们直到中学毕业,背的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小情调,如何让我们爱上浩瀚诗海呢?说古典诗词应被广泛应用,但它从我们的视野里大幅度的撤退、消失,就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一个从小就被“涉江采芙蓉”、“袅情丝吹来闲庭院”、“醉里挑灯看剑” 这样的情韵滋养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的心灵或许不至于那么麻木、冷漠。(摘自《我们正在忘却的传统文化》《青年文摘》绿版2006年第4期)
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上文的三个观点:
现在的孩子们了解诗词太迟,诵读诗词太少;古典诗词从我们的视野里大幅度的撤退、消失,就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被诗词情韵滋养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或许不至于那么麻木、冷漠。
请为下面一段文字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古今中外著名的能工巧匠,有许多当初并不怎么“巧”,而是后来下许多“笨拙”功夫,才逐渐聪明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可算得上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巧匠”了,可是他高超的绘画“技艺”的获得,实在是经过长年累月地画圆圈--一个模样的鸡蛋--相当笨拙的阶段的。
举例略。(要扣住“古今中外著名的能工巧匠,有许多当初并不怎么‘巧’,而是后来下许多‘笨拙’功夫,才逐渐聪明起来的。”)
母亲节到了,班级举行“感谢母亲”主题班会。你作为组织者,需要拟两句话,写在黑板上,以突出主题。
要求:①每句话只能写5个字;②两句话的结构要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各有优缺点,请从中挑选一人,写出他的法名,并客观说明你对他的看法。
人物法名:
看法: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周一片寂静,我用心去谛听,可以听见竹枝伸展、竹叶舒张、根须蠕动的声响,______________。
A: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B:难道不会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吗? C:不会不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D:精神上可以获得无限的愉悦。
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有志者 事竞成,________,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