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阳春三月,校园里正大面积地栽种花草树木,瞧,操场旁的围墙边新栽了一排香樟树。体育课上,你的同学小王用脚踩在香樟树的护绳上,“欲与香樟试比高”。见到此景,你该如何劝说小王呢?(4分)
(4分)(示例)小王,你看这香樟树为我们校园增添了许多春色,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你不要攀爬香樟树,好吗?
口语交际:(4分)
成绩优异的李林进入初中后与数学常考二三十分的王凯同桌,虽然在李林的帮助下王凯的成绩有了些进步,但还是常挨因下岗而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的父亲的打骂。周日,李林又去王凯家帮他补习功课,恰逢王凯父亲拿着儿子58分的数学考卷对他又打又骂。如果你是李林,这时,你会如何劝慰王凯和他的父亲呢?
(1)你对王凯父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把满心委屈的王凯拉到他的小屋里对他说:
参考:(1)叔叔,您消消气!王凯比以前用功多了,成绩也有了进步,再给他点时间,他肯定能考及格的。相信我,我会帮他提高成绩的!(2分,答到两点即可得满分。如有其他说法,能起到劝慰作用即可)
(2)王凯,我知道你比原来用功多了,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你爸爸的脾气是有点急躁,但他也是为你好,对你抱有很大的希望;再说他近来下了岗,压力一定很大,你可要谅解他啊!你放心,我一定会继续帮你提高成绩的!(2分,答到两点即可得满分。如有其他说法,能起到劝慰作用即可)
口语交际(4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回答后面的问题,注意说话要符合人物身份。(4分)
考试临近了,小明却还在看电视。这时妈妈走过来,生气地说:“马上要考试了,你居然还在看电视?”小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说,才能不让妈妈生气?
答:小明说:
。
略。评析:要尊重妈妈;回答内容能说明看电视与学习知识、提高成绩之间的关系。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馒头、假牛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食品问题就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了……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监管部门监管不力,请你面对下面两种人,把你内心最想说的忠告,郑重地说给他们听。
我对食品企业说:
我对食品监管部门说: (4分)
没有标准答案。示例:我对食品企业说:做人要诚信,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不要昧良心! 我对监管部门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监管责任重于泰山(意近即可,各2分)。
一位母亲陪着上初三的女儿去商场购物。女儿要买一条花哨的裙子,母亲不同意。女儿当场给了母亲两耳光。当警察要带走女儿时,母亲竟下跪求情。(3分)
⑴面对母亲,你会对她说:
⑵面对女儿,你会对她说:
、⑴您这样“保护”女儿实际上是害她呀!⑵你如此对待母亲,太不像话了!说明:对母亲劝慰,对女儿谴责。一个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
金秋时节,桂花飘香,你漫步于公园,恰逢邻居正在道旁攀折桂花,说是要带回家美化居室。面对邻居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你会提出怎样的劝说?(3分)
你的劝说:
。
答题要点:(1)称呼。(2)先肯定其有一颗爱美之心,再指出他(她)的这种行为损害了大家对美的欣赏。(3)语言得体。示例:阿姨,你真是一个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人。但是,如果让桂花自由地盛开,让大家都能欣赏到桂花的美,都能闻到桂花的香,这样是否更好呢?(3分)
口语交际。(3分)
为宣传交通安全,劝阻“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课余时间,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在繁华街道的路口充当“文明小使者”,提醒来往的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制止不文明过马路的行为作为志愿者,你该如何得体地劝说闯红灯的行人?
[9e00eac6b6fc81b8.jpg]
沟通是一片阳光,可以让彼此的心温暖如春。最近,小明认为父母不够关心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些叛逆,令父母很头疼。脾气暴躁的父亲还动手打过小明几次,一时家庭气氛有些紧张。一天,小明在自己书房里看到了这样一张纸条:“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爸爸留言”小明看完之后,不禁热泪盈眶,马上扑到爸爸怀里说道:“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50字之内)。(4分)
例:爸爸,我终于理解了你们是深深爱我的。我以前的有些表现确实不好,相信我一定能够改正!爸爸我错了,我会改。
请选择四个不同身份的人说的话(2分)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赶车的),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情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村里有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 ”,裁缝说:“ ”,赶车的接过话茬:“ ”,船夫最后说:“ ”。
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C:咱们到哪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 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得过去才行。
根据情境,完成小记者对舞“龙头”者的采访。(3分)
记者:您好!人常说“要想舞得好,全靠龙头导”,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舞“龙头”者:
[1b1783e6cafa60f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