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苏轼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概括《密州出猎》上片的内容,并选出你认为精彩的两个字加以分析。
(2)结合词的内容,说说两首词在语言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1)上片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用一“狂”字,抒写出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著一“卷”字,突现出队伍雄壮,势如磅礴倾涛。
(2)前词写打猎的场面,有声有色,气势豪迈,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后词为怀念亡妻而作,表达了对亡妻真挚的忆念和对人生的无限感慨。两首词风格两样,前者叱咤风云,充满壮志豪情,后者低回婉约,通篇如泣如诉。
解析:
(1)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眺望,奋勇射杀西夏来犯敌军。
(2)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泪水流淌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www..com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
江城子 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问题: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转瞬十年,过去的美好的情景当然是“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呢?这不是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里并不矛盾,相反是觉得加得好。因为它真实。苏妻王弗逝世这十年间,苏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是悲凉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到了以食桤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即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总记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悬念,但决不是经常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感情潜流,忽如闸门打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因此这里的“不思量,自难忘”是真实而又自然的。
解析:
无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
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日希,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两首词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沉痛,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2)请比较苏词和贺词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亡妻的怀念之情。(2)苏词直抒胸臆,纵情放笔,淋漓酣畅;贺词情感物化,情景交融。
解析:
无
阅读两首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①,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②。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①孤坟:指苏轼妻子王氏之墓。②孙郎:指三国时期的孙权。他曾亲自乘马射虎,投戟刺中猛虎。③冯唐:西汉文帝的大臣。当时魏尚为云中太守,守边有方,功绩显著,因报功不实而获罪削职。冯唐为魏尚鸣不平,文帝令冯唐拿着符节赦免魏尚,使魏尚重新做了云中太守。
两首词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
阅读《江城子·记梦》,“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用意是表现什么?(1) ;(2) 。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文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期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略”的天狼星暗喻数犯边境的敌人,表达诗人强烈的抗敌愿望。
【小题1】①记梦悲凉低沉(1分),②密州出猎高亢昂扬(1分)。
【小题1】用意是表现①痛苦的心情(1分)和②夫妻的恩爱之情(1分)。
【小题1】C
解析:
略
江城子·记梦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让年老的我姑且发一发少年的狂热,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缎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的圆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江城子》中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句子,在柳永的《雨霖铃》中意境与之相似的句子是“ , ”。
(2)《论语·子路》中阐明做事急于求成,只顾眼前利益不会成就大事业句子是“ , ”。
(3)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之意思相近的话是“ , ”。
名篇名句默
(1)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
(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只顾眼前利益不会成就大事业”“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苏轼在《江城子》中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诗句,在柳永的《雨霖铃》中意境与之相似的一句是“ , ”。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意在感慨世事沧桑,繁华已逝。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也有这种感慨:“斜阳草树, , 。”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解析:
无
下列句子的默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不扶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也。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
江城子 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问题: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转瞬十年,过去的美好的情景当然是“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呢?这不是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里并不矛盾,相反是觉得加得好。因为它真实。苏妻王弗逝世这十年间,苏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是悲凉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到了以食桤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即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总记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悬念,但决不是经常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感情潜流,忽如闸门打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因此这里的“不思量,自难忘”是真实而又自然的。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