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唐诗宋词,处处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深情厚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岑参对友人的牵挂不舍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 ”的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美好祝愿之意。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作
亲爱的同学们,语文课本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带给我们各种不同的感受。从《散步》中我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从《羚羊木雕》中我们感受到友谊的珍贵以及生活中的无奈;从《我的老师》中我们感受到了师生情谊的美好......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也给你带来过独特的感受呢?请补充完下面的题目,并完成作文。
那件事,真让我觉得 (幸福、无奈、高兴、激动......)
要求:①记叙文,有具体的事件。
②语句通顺,中心明确,情感表达真挚、自然。
③字数不少于500
略
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阳光雨露的滋养,也有风霜雪雨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中可贵的财富。有的美好甜蜜,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有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感受到了关爱的温暖;有的痛苦艰辛,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不易;有的奋勇激昂,让我们感受到了拼搏的快乐。有了他(它)们的相伴,成长路上不再孤寂、害怕,人生充满了温情与色彩。
请你以“成长中有 相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书写整洁,中心突出。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略
接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登泰山看黄河,我们感受到了祖国
名山大川的雄奇与秀美;读唐诗学宋词,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上电脑玩手机,我们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方便与精彩……
请以“我感受到了____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山川”“文学”“网络”等;
(2)自选文体;
(3)500字以上;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
略
请以“我感受到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叙述要清楚;
(3)写出真情实感;
(4)不少于600字。
按下面等级评分:
(一)基础等级(30分)
⑴一类卷(25-3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⑵二类卷(19-24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⑶三类卷(13-1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⑷四类卷(12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散乱,卷面混乱。
(二)发展等级(10分)
⑴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⑶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关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⑷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像奇特,有个性)
说明:(1)评阅时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给分。发展等级选取四点中最突出的一点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满分10分。(2)拟写的标题能凸现文章内容、有创意,酌情加1-2分。(3)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满分。(4)二人给分差距超过5分的作文,要重新评阅给分。
欣赏满山的红叶,聆听朋友的倾诉,享受成功的喜悦……那一刻,你或许感受到了美,或许感受到了情,或许悟出了理……都会让你怦然心动,让你感动铭记。
请以“心动时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③不少于600字。
略
题目:做你的 (女儿、儿子、学生……)真幸福
提示:生活中的爱是无处不在的,你感受到了吗?生活中的幸福也是无处不在的,你感受到了吗?把他们写下来吧,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 ;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百草园和 ;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 的好品质。
藤野先生 三味书屋 善良 每空1分
观察下面一幅图片《纤夫》后,按要求作文。
看了这幅图片,有人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有人从中感受到了奋进的精神;有人从中感受到了对命运的抗争;有人从中感受到,纤夫拉动的不仅仅是一艘船,更是我们民族的历史……

这幅图片,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角度自选;
(2)立意自定;
(3)标题自似;
(4)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
(5)不少于800字。
观察下面一幅图片《纤夫》后,按要求作文。(60分)
看了这幅图片,有人从中感受到
到了生活的艰辛;有人从中感受到了
奋进的精神;有人从中感受到了对命
运的抗争;有人从中感受到,纤夫拉
动的不仅仅是一艘船,更是我们民族
的历史……
这幅图片,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⑴角度自选⑵
立意自定;⑶标题自拟;⑷除诗歌戏剧
外,文体自选;⑸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