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一般将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7%,成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贵州2011年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行列。

试述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

我国现阶段发展老龄产业,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群的特殊需要,还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岗位,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代际反馈,它将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成双赢的局面。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 B:我国老年人群的消费市场存在巨大潜力 C:目前我国推动老龄产业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D:老龄产业的发展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

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正在不断消减。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是老龄社会。中国实际上在2001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今年来东南沿海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用工荒”已经凸显出这一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的标准如何确定 B:老龄化社会将使中国企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C: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首先步入了老龄社会 D:人口结构变化会影响“中国制造”竞争力

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正在不断消减,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是老龄社会,中国实际上在2001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东南沿海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用工荒”,已经凸显出这一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的标准如何确定 B:老龄化社会将使中国企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C: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首先步入了老龄社会 D:人口结构变化会影响“中国制造”竞争力

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正在不断消减,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是老龄社会,中国实际上在2001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东南沿海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用工荒”,已经凸显出这一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2017真题]

A: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的标准如何确定 B:老龄化社会将使中国企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C: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首先步入了老龄社会 D:人口结构变化会影响“中国制造”竞争力

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 26%, 65岁 以上人口的比重为8. 87%,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与西方国家相比,下列哪项不是当前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 ( )

A:长寿老龄化 B:快速老龄化 C:重负老龄化 D:少子老龄化

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26%,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为8.87%,中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与西方国家相比,下列哪项不是当前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 )。

A:长寿老龄化 B:快速老龄化 C:重负老龄化 D:少子老龄化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