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红的脚扭伤了,但她()坚持天天按时到校上课
A:仍然 B:依然
下列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下列句子只有 ( ) 是复句。
A:他说的那件事,据知情者透露,十有八九是假的。 B:由于天气不好的缘故,明天的越野赛只能取消。 C:因为两个人性格上合不来,他们最后还是分手了。 D:在北国飘雪的日子里,南国已是花红柳绿了。
张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是3000米,8:00他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去.这辆自行车车轮外直径是70厘米,平均每分钟转100周.如果学校8:20上课,张老师能不能按时到校?你是怎样想的?
解:车轮的周长为:3.14×70=219.8厘米,219.8厘米=2.198米;
3000÷(2.198×100),
=3000÷219.8,
≈13.6(分钟).
8时20分﹣8时=20分钟,
20分钟>13.6分钟.所以张老师能按时到校.
答:张老师能按时到校.
(.5分)小雄应该9:50到校,但是他晚了20分钟到校,小雄到校的时间是 .
解:9时50分+20分=10时10分;
答:小雄到校的时间是10:10.
故答案为:10: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提高。 B:不管天晴下雨,还是刮风飘雪,他却能按时到校。 C: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D: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小明家距学校2.4千米,某天小明从家中去学校行到一半路程时,发现离到校时间只有12分钟了,那么小明行走剩下的一半路程时平均速度至少要达到每分钟 千米时才能按时到校.
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如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他行进的路程y(千米)与行进时间t(小时)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小敏的母亲最近生病住院了,她每天放学后都坚持先到医院照料和陪伴母亲,然后再回家写作业。虽然很疲惫,但她还是每天按时到校。内向的小敏只将情况告诉了好朋友小云,并要她承诺替自己保密。老师发现小敏上课的时候常常精力不集中,觉得有点奇怪,便向小云了解情况。小云感到很为难,是如实向老师反映情况,还是继续替自己的好友保密呢?
辨题:讲诚信就应坚持实事求是,不必尊重和维护别人的隐私权。
(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它认识到讲诚信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正确的,但认为讲诚信不必尊重和维护别人的隐私权是错误的。
(2)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如果带有个人目的对事实加以掩饰、歪曲,就会走向诚信的对立面——虚伪。
(3)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是相互关联且常常发生冲突的两种道德准则。面对这一两难选择,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尊重他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也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4)尽管诚信问题上有各种复杂情况,但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5)总之.讲诚信既要坚持实事求是,又要尊重和维护别人的隐私权。两者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提高。 B:不管天晴下雨,还是刮风飘雪,他却能按时到校。 C: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D: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