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古建筑防火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古建筑宜配置适合扑救古建筑火灾的灭火效率高、水渍损失小的灭火和抢险救援器材,如__脉冲水枪、细水雾等 B:建在森林、郊野的古建筑周围应开辟宽度50~80m的防火隔离带 C:古建筑的电线电缆应采用防火涂料刷涂、喷涂,以达到防火阻燃的要求 D:古建筑物不应安装避雷设施 E:古建筑内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消防安全警示标志
下列关于古建筑防火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建筑宜配置适合扑救古建筑火灾的灭火效率高、水渍损失小的灭火和抢险救援器材,如__脉冲水枪、细水雾等 B:建在森林、郊野的古建筑周围应开辟宽度50~80m的防火隔离带 C:古建筑的电线电缆应采用防火涂料刷涂、喷涂,以达到防火阻燃的要求 D:古建筑物不应安装避雷设施 E:古建筑内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消防安全警示标志
下列关于古建筑防火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建筑的电线电缆应采用防火涂料刷涂、喷涂,以达到防火阻燃的要求 B:古建筑物不应安装避雷设施 C:古建筑内应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消防安全警示标志 D:古建筑宜配置适合扑救古建筑火灾的灭火效率高、水渍损失小的灭火和抢险救援器材,如__脉冲水枪、细水雾等
关于古建筑灭火器配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县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位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是 3A B:县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是 60m2/A C:县级以下的文物保护保护古建筑,单只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是 2A D:县级以下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是 90m2/A E:县级以下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面积是 75m2/A
下列关于古建筑灭火器配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县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是3A B:县级以下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是2A C:县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是50m²/A D:县级以下的文物保护古建筑,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为12m
关于古建筑灭火器配置的说法,错误的有()。
A:县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是3A B:县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是60m3/A C:县级以下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是2A D:县级以下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是90m3/A E:县级以下的文物保护古建筑,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是75m3/A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频现破坏古建筑情况。为加强古建筑保护和利用,M 省__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检查古建筑保护情况,并听取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某人大代表还上交了关于古建筑保护和利用的议案,建议将古建筑列入规划保护范围,重点保护代表本省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在改造利用古建筑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古建筑的保护要向多元化发展,以求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变化。M省__还表决通过了《M省古建筑保护管理条例》,着力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
(1)简要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6分)
(2)运用“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人大代表议案中保护古建筑所采取的措施。(7分)
【答案】
(1)①人大代表上交议案,体现了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2分)②M省__听取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体现了__行使监督权。(2分)③M省__表决通过《M省古建筑保护管理条例》,体现了__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立法权。(2分)
(2)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保护古建筑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2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重点保护代表本省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能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2分)③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应在继承中发展。古建筑的保护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变化,改造利用古建筑既要保持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简要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主体,本题材料中主体有人大代表、__,结合材料中主体的行为可联系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的职权作答。
(2)解答第二问,要注意理论范围是运用“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结合人大代表议案中保护古建筑所采取的措施,可联系传统建筑的重要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作答。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 古为新'
材料二 有人认为古建筑保护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影响经济建设步伐。但是实践证明,如果古建筑运用得当,它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我们应该把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并重。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贯彻“与古为新”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城镇化和古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
(1) ①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与古为新,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其的发展。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坚持与古为新,就是坚持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
(2)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城镇化与古建筑保护会在—定时期、一定情况下产生冲突;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古建筑运用得当,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使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