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美国总统()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积极评价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的巨大发展。11月17日,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声明》。

A:布什 B:奥巴马 C:克林顿 D:希拉里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微博”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促进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B: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重大贡献。 C: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D:12月21日,沃尔玛宣布,已从全美3000多家超市撤回一批美臣生产的婴儿配方奶粉,原因是密苏里州的一名新生儿上周日在食用这种奶粉后患上重病。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C: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C: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2008年5月6日至10日,中国____对日本的“暖春”之旅,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中日关系的新发展,双方发表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确定了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指导原则,规划了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这对于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增进中日两国的战略互信,构筑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总体框架,全面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暖春”之来,并非偶然。中日两国既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又都是亚洲和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既是中日两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顺应了亚洲乃至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

根据材料说明,“暖春”之旅的政治意义。

①“暖春”之旅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增强各自的综合国力。

②“暖春”之旅有利于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两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③“暖春”之旅有利于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暖春”之旅有利于我国全面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____指出:中方坚定致力于推进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它已成为维系两国关系的稳定器,也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推动力。这表明

A:国家力量决定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决定国家职能 B:国家经济安全因素决定了国家关系的发展变化 C: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D:国际关系变化的基本特点是世界格局正朝着和平与合作的方向发展

____表示,选择俄罗斯作为出访首站不是偶然,而是要展示两国关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双方对两国关系的把握、规划是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是有效的,为今后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说明 ①中俄两国在战略上有许多汇合点 ②中俄两国顺应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③中俄同盟己具雏形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两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拥有广泛的合作基础,承担重要的共同责任。同时,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存在一些分歧和敏感问题。如何增进战略互信,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关关系的一个突出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增进中美两国的战略互信。

寻求和巩固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识;承担共同的国际责任,在国际问题上加强合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把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历史潮流,加强对话和沟通;发展丰富多彩的交流合作形式,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每点2分,答出其中四点可得8分。若考生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进行分析,要联想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交往的准则,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是国际交往的必须等等。本题是开放性试题。

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1)结合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各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道理。

(2)中美建交以来,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两国应怎样扫除障碍,保证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3)指出两国友好合作的基础。

(1)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美国采取敌视孤立中国政策。造成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美国则失去中国这个巨大市场;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正常化。改善中国经济建设的环境,改变美苏争霸中美国的不利地位。

(2)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精神。

(3)有共同的国家利益。


解析:

史实的运用主要在于充分、有力,本试题以中美关系为突破口,重点阐述了国家关系的一般准则,第一问主要有事例即可,第二问和第三问一定要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不能够意想和猜想。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