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2头大熊猫体内提取36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
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 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 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
野生大熊猫正在迅速减少。因此,为了保护该物种,应把现存的野生大熊猫捕捉起来并放到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去。
以下哪项,如果正确,对上述结论提出了最严重的质疑?( )
A:野生大熊猫在关起来时通常会比在野生栖身地时生下更多的幼仔 B:在动物园中刚生下来的大熊猫不容易死于传染病,但是野生大熊猫很可能死于这些疾病 C:在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以外,很难弄到足够数量的竹子,这是大熊猫惟一的食物 D: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和野生的大熊猫后代中能够活到成年的个体数量相当
说明文阅读
大熊猫的祖先找到了
①近期,中科院教授金昌柱、刘金毅,美国学者乔昂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在广西首次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大熊猫祖先。
②报告说。2001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在广西乐业县考察著名的“天坑”时,有乡民告知他们那里有一块“奇怪”的化石。金昌柱和刘金毅惊喜地发现,这是一块完整的古代大熊猫头骨化石,尽管只有现代大熊猫头骨约一半大小,但具有大熊猫头骨的所有特征。在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检测后,他们相信,从头骨的形态功能看,这种生活在200万年前的大熊猫就是现代大熊猫的“直系祖先”。
③现代大熊猫身长可达2米。据此推测,“侏儒”大熊猫身长约1米,跟一只中等大小的狗差不多。在此后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侏儒”大熊猫的个子、体重逐渐增加,最终进化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熊猫。
④“侏儒”大熊猫正式名称叫“小种大熊猫”,是目前人类所知道最早的大熊猫祖先。美国学者乔昂说,此前,古生物学家也曾发现一些“小种大熊猫”的牙齿或其他部位化石,但由于过于零碎,未能推断出“小种大熊猫”的个头大小。这次发现的头骨保存完好,牙齿完整,据此可以认为“小种大熊猫”是现代大熊猫的“缩小版”,这表明现代大熊猫这一支已经进化乐好几百万年,独立于熊类家族其他物种的进化进程。
⑤迄今发现的大熊猫化石基本分布在中国境内,年代从约四五十万年前到200万年前不等。这次发现的头骨化石也证实了古生物学者长期以来的推测,即现代大熊猫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
⑥报告称,早在200万年前,大熊猫就基本是“素食主义者”了。与现存熊类家族其他动物相比,大熊猫是唯一完全素食的物种。不过,很久之前,大熊猫是食肉动物,后来才逐渐进化成以吃竹子为主的“素食者”。根据头骨化石上的牙齿磨损痕迹和咀嚼特征,可以推断,“侏儒”大熊猫的日常饮食已基本以竹子等素食为主。这么看来,大熊猫的素食习惯可以追溯到200万年前。“侏儒”大熊猫主要生活在那些气候潮湿、地势较低的热带丛林地区,竹子在它们的居住地分布广泛。(选自《科技之谜》有改动)
1.下列有关“小种大熊猫”头骨化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在广西乐业县首次发掘出的,生活在200万年前的一种大熊猫的头骨化石。
B.只有现代大熊猫头骨约一半大小,从形态功能看,具有大熊猫头骨的所有特征。
C.从化石牙齿磨损痕迹和咀嚼特征可以断定,“侏儒”大熊猫已经进化成完全素食的物种。
D.是目前古生物学者发现的第一块保存完好、牙齿完整的古代大熊猫头骨化石。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小种大熊猫”是现代大熊猫的“缩小版”,是最早的大熊猫“直系祖先”。
B.现代大熊猫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独立于熊类家族其他物种的进化进程。
C.现已发现的大熊猫化石都分布在我国境内,年代从约四五十万年前到200万年前不等。
D.热带丛林地区气候潮湿,地势较低,竹子分布广泛,是“小种大熊猫”主要栖息地。
3.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了一项科研成果:目前所知最早的大熊猫祖先的化石已被发掘和证实。
B.第③段用列数字和作比较来准确说明“小种大熊猫”与现代大熊猫的联系与区别。
C.第④段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说明“侏儒”大熊猫被正式命名为“小种大熊猫”的原因。
D.全文分别说明了“小种大熊猫”的形体大小、生活年代及生活习性等内容。
某研究小组在我县太平山附近发现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部分影像如图),树龄360余年。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量法 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某研究小组在我县太平山附近发现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部分影像如图),树龄360余年。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量法 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大熊猫曾在我国广泛分布。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他们的栖息地迅速减少,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下列解决的方法最理想的是( )
A:将大熊猫全部捕抓,运往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放生 B: 将野生大熊猫捕捉笼养,由人类提供食物 C: 将野生大熊猫作为礼物送给世界各国的动物园 D:建立大熊猫保护区,尽量恢复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
我国的四川、甘肃等地,在海拔2000—4000m的高山中,生活着珍稀动物大熊猫。据统计,目前野生大熊猫仅存800只左右。请分析:
(1)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很多,大熊猫的食物结构__________,繁殖力__________,但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如果大熊猫灭绝,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__________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从长远看,必定会对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造成影响。
(3)有的学者提出,通过克隆技术大量繁殖大熊猫,然后送回野生环境以增加其种群数目。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简单 很弱 人类活动干扰和破坏了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2)基因库 稳定性
(3)造成了基因库中基因多样性的破坏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国宝。读“大熊猫化石分布区”和“野生大熊猫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图。
(2)①图中所示A.河流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________。
(3)大熊猫化石分布区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_,现代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和陕西。
(4)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现代野生大熊猫与大熊猫化石分布区相比,其分布范围________,请你简要分析造成此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青藏地区,其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
(1)②
(2)黄河
(3)南方地区 四川省
(4)缩小很多 人类活动的影响、竹林消失、人口增加、历史上保护意识淡薄等
(5)高寒
雅安是世界上大熊猫的发现地,今天的地震正发生在“熊猫的故乡”。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德在雅安发现第一只大熊猫,从此,“一个最不可思议的动物”、一个从冰川时代存留下来的活化石——大熊猫走出雅安,走向世界。新中国外交史上,国宝大熊猫常被作为国家礼物赠予其他国家或地区以示友好。下列事件不可能出现的是
A:1954年,__来把大熊猫赠予印度__尼赫鲁 B:1967年,__赠大熊猫给苏联以加强两国同盟 C:1979年,__赠大熊猫给美国以示友好 D:2008年,大熊猫“团团”和“圆圆”从雅安碧峰峡基地启程,作为礼物赠予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