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修建地铁的"分水岭"是( )。

A:地面一上部空间是否充分开发 B:城市交通干道是否存在单向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h的情况 C:城市人口是否达到100万 D:城市中心区土地是否超强度开发

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在1万人次/小时以上的客流,宜采用城市轨道交通

()的车站,均须编制旅客输送日计划。

A:二等及以上或客流量较大 B:三等及以上或客流量较大 C:旅客发送量大 D:客流量大

某线路单程距离40km,列车6节编组,每节定员200人,该线路单方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4万人,平均运距23km。根据规定,列车满载率不得超过110%,则该方向高峰小时内至少开行多少列客车?

A:20 B:18 C:16 D:14

高峰每小时客流量达到3万人次以上的城轨车站为大车站。

以下哪个属于大型活动大客流()

A:电影院散场 B:一天的客流量达到1万人次及以上 C:火车站乘客出站 D:暴雨造成的大客流

宁波地铁1号线二期于2016年3月19日开通试运营,当天客流量超25万人次,数据25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2.5×104 B:2.5×105 C:0.25×105 D:0.25×106

上海地铁二号线运营初期,曾实行过2元、3元、4元的票价,每天的客流量仅为2&3万人次。后来,票价降至1元、2元和3元,地铁二号线日客流量随即猛增至13&14万人次。

(1)请问上述现象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知识?

(2)票价下调后,在交通高峰时段,地铁又出现乘客拥挤的现象。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

(1)①这一现象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可以自发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②价格对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价格下降,引起需求增加,客流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客流量减少。

(2)如:实行分时段票价;提高高峰时段的车辆投放速度;开辟新线路公交高峰车。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以看出价格影响需求。对于第(2)问可采取多种灵活措施,如分时段票价等。

上海地铁二号线营运初期,曾实行过2元、3元、4元的票价,每天的客流量仅为2、3万人次。后来,票价降至1元、2元和3元,地铁二号线日客流量随即猛增至13、1万人次。

(1)请问上述现象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知识?

(2)票价下调后,在交通高峰时段,地铁又出现乘客拥挤的现象。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

(1)①这一现象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可以自发调节市场供求关系。②价格对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价格下降,引起需求增加,客流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客流量减少。

(2)如:实行分时段票价;提高高峰时段的车量投放密度;开辟新线路公交高峰车;如有其他合理设想,均给分。

图6为北京市两地铁站进出站客流量小时分布曲线图,其中,Z-score标准化值为正,表示该站点一小时内的客流量高于当天平均客流量,为负则表示低于平均客流量。据此,回答第9题。 9.地铁站( )

A:甲、乙的客流量时间分布一致 B:甲附近的功能区以商业区为主 C:乙附近以工业区或住宅区为主 D:客流量变化可反映城市功能区分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