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快点儿!”他急切地说,“我还有事呢。” B: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C:我很喜欢这个城市,绿化带、霓虹灯、立交桥……等都让我十分着迷。 D: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__;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的向外。 B:啊,我听见了,听见了那莽莽群峰和高高天庭上震荡的回声:我是森林! C:“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D: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二章》阐述的深刻道理,至今对世人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B: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C:老师要求三、四两组的同学参加学校打扫除。 D:校运动会下周就要举行了,你是报名呢?还是不报?
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改变句子的意思。
① 小华姐姐叫你快去 (被叫的人是你)
② 小华姐姐叫你快去 (是小华在叫姐姐)
“小华姐姐叫你,快去!” (被叫的人是你)
小华:“姐姐,叫你快去。”(是小华在叫姐姐)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A: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C:见此情景,儿子大声惊呼:“小心!妈妈。” D: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 B: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C: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七岁的时候。 D:近期我校将开展《我爱文学》读书周活动。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组
A:我们的院子里种了好多花,像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什么都有。 B:不知为什么,窗外飞进一片紫红色的枫叶。 C:多么可爱呀,这些孩子! D: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B:最近两年,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什么事啦?” C: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也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D:就在这里睡觉么?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登不上月球,但尽可以享受皎洁的月辉;我们抓不住清风,但尽可以聆听轻柔的风声。 B:没有传统文化,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 C:谐音歇后语,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双关的意思,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D:作者信手拈来,饶有趣味地描写了自然界的伪装者:虎、豹、雷鸟和变色龙。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