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要了解小说中动作描写的重要,该读一读老舍的话,老舍说:“当你写到戏剧性强的地方,最好不要写他的心理活动而叫他用行动说话,表现他的精神面貌。” B: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会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这些问题。 C:这种独特的美的内涵是什么?是奇?是险?是秀……是兼而有之,还是其他?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对①、②两句话中破折号作用的说明最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②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

A:①、②句中破折号都只有注释作用。 B:①句中破折号有说明作用,②句中是转折作用。 C:①句中破折号有解释原因的作用,②句中的有进一步说明的作用。 D:①句中破折号有转折作用,②句中是说明作用。

请对下面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4分)

(1)在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劳动中,她们发挥着自身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2)教育孩子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1)将“无穷的”移到“蕴藏着的”之后。

(2)将第一个分句改为“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问题)”或“教育孩子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失意的孔子为什么不患抑郁症?是因为他把信仰表现在行为上,把操守表现在实践中,一生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B:对普通市民来说,平时注意省电省水,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就是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C:蒙古国媒体对沙尘暴进行了跟踪报道,TV5电视台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说,“蒙古强气旋把我们的戈壁黄沙送到了北京的__广场。” D: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歌德的创作里流露出一种类似的精神:运行着永久不灭的仁慈,就像上帝的呼吸。发扬了不自矜炫的谦德,仿佛是大自然。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在良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发现新天地,当然乐在其中。如果浅尝辄止,甚至躐等而进,当然味同嚼蜡,自讨没趣。 B:我们轻轻地描绘着人生的画卷,绘出天,绘出地,绘出山,绘出水,绘出落下的泪,绘出展开的笑…… C:今天下午一、二组的同学打扫教室,三、四组的同学打扫清洁区。 D:几颗弱小的莲子,就在这关注、期盼中慢慢长叶、开花,最后蔓延成片,被朋友戏称为“季荷”。

在下边的方框中填写适当的标点符号。

(1)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2)“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3)“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 “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你换上新衣。”

(1):  (2)。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 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楞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这课上的,俩字儿:“郁闷”! B: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确的功利意识:为了考试,为了升职,为了追随时尚等等。 C:“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应该记得罢,”便向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 开豆腐店的 。” D: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

试补出破折号所省略的话,并说说剧本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1.那你可以到街上要——

2.您说,要我去——

3.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1.李石清故意不把话说完,想试探一下黄省三,看他有什么反应,他看到了黄省三脸红不安的样子,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2.对黄省三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读书人来说,他不敢说出,也羞于说出这个“偷”字来,他没有这个胆量。

3.黄省三被逼急了,发出绝望的吼叫“我非要杀了你”。但是面对潘月亭的怒喝“什么!”被吓住了不敢说出“你”。对黄省三的怯弱李石清早已看透了:“他说他要杀他自己——他这样的人是不会动手害人的”。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