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飞机火箭滑车于2010年11月、12月期间完成了三发试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与杰出校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13年9月13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决定2014年上海合作组织举行峰会的地点是()
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为《齐鲁青未了》,寓意是齐鲁文化之树常青、城市发展之树常青、和谐生活之树常青。 C:电脑显示屏上,一个超级斗拱在关注的目光中缓慢旋转,整体与细部、鸟瞰与侧面、个体与环境,无不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哲学思考。 D:东道主人民的文明程度,不仅代表个人素质高低;而且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圆满成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大家不出交通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B: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上海世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C: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3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不仅取得了圆满成功,还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主要是因为__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拥护社会主义的主张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上海世博会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上海世博会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材料:2010年5月1 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该世博会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境内外参观游客逾7308万人次,单日最大客流量达103.28万人次。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和理念,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这场被誉为“成功、精彩、难忘”的世界性盛会,不仅传播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也是一场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世界文明大展示。上海世博会生动地彰显了不同文明在多种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它的圆满成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1)结合材料,说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2)结合材料,请用所学知识说明本届世博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哲学启示?
(1)①“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决定。(3分)
②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交流中发展,在发展中互利共赢。(3分)
③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有利于推动城乡和谐进步。(3分)
④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3分)
(2)①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观点。本届世博会上各国的参展和不同文明的彰显,使活动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而世博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指导下,让各国去展示和彰显各自的成果并一举成功,说明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因此,要重视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4分)
②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世界上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汇聚上海,参加世博会, 展示文明成果、交流经验、传播先进理念、探索发展,说明中国和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发展中要加强与世界的联系。(3分)
③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中国和世界上的众多国家在发展中既有特殊性(个性),又有普遍性(共性),因此,我们应该求同存异,互补发展,让世界更美好。(3分)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