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已经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D:苏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王红用相机把运动会上同学拼搏的身影和鼓励的话语一一摄入镜头。 B: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C:在参加班级的主题班会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B:智能手机一般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C:校运会上,李杰用相机把参赛同学拼搏的身影和助威鼓励的话语一一摄入镜头。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B:学期结束前的法制报告会非常好,它对防止青少年犯罪起了重要的作用。 C:我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D:一些青少年患有“网瘾综合症”,专家正在有效地寻找治疗方法。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__一伙如果顽固坚持“__”立场,必为世人所唾弃,将遗臭万年。 D:正因为他有自命不凡的精神,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在原题上改过来。

①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②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

第①句去掉“在……中”或者去掉“使”。第②句去掉“不”。

写作。(40分)

莫顿·亨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小事中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莫怀戚在全

家散步面临路径抉择时感悟到了责任的重大。你又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呢?

请你以“__________带给我启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补全题目,不少于60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班级师生的真实姓名。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 36分)

说明

书写(4分)

一类文

(40—34)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

赋分范围:36分—30分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l—2个,格式规范。

二类文

(33—28)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分—24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字迹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文

(27—21)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3分—17分

以2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文

(20—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6分—0分

以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

说明:

1. 关于题目:题目不完整扣2分。

2. 关于字数:少于规定字数50字扣1分,最多扣4分;字数严重不足、少于300字者,作文最多得20分;达到规定字数且文体正确者,作文得分不低于24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