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 C: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__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告诉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B:我吓了一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 C:奥运志愿者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朝气,具有奉献精神。 D:《叫三声夸克》选自卞毓麟等人著《不知道的世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有改动。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苕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是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 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 B: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为主题的2009蠡园花展将于4月中旬举行。 C:她想证明给世人看是不是女子不如男。 D:菊之体,入俗而为食品;菊之魂,升雅而为神品。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像大乱子了,长官”!巡警说。 B:这本“读者”是最新的,你不妨读一下。 C:我应该是看书呢?还是去上网? D:“差不多先生”是一个高度概括化了的形象,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五个字:“三碗不过岗”。 B: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C: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D: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B: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C: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D:“形散神不散”是人们用来概括散文特征的常用的说法。那么,什么是散文的“形”与“神”呢?“形散神不散”的含义究竟应当怎样理解呢?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如果公开__,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B:这时我联想起许多事情:我似乎见到父亲每星期一拐一拐地走上足球场,膝盖肿得像西瓜那么大。 C:教师们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责备他不守纪律、想入非非。 D:它使我卸下了一个思想包袱--从此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件更重要的事--即将来临的1970年世界杯赛。
下面是对写这个波折的目的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增加小说的生动性,使情节曲折,更吸引人。 B:表现外祖母对“我”的宠爱,刻画了外祖母慈祥的形象。 C:表现平桥村少年朴实好客的特点。 D:表现平桥村少年聪明能干的特点。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B.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
C.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D.“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