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广泛好评,引发了汉字书写的热潮,也引起人们对规范汉字书写的思考。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大众传媒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B:现代传媒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C: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D:汉字发展必须借助现代传媒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 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B: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 C:绥棱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D:山坡上一个牧童正牵着牛吃草。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B: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 C: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D: 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后面加“否”)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地震后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事件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利用科学技术的思考。结合上述内容请谈谈你的看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巨大)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要让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科学技术如果应用于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安全使用核能源;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

文中的“狮猫”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200字左右)

[10分。表明观点,1分;联想思考,6分;语言表述2分;结构层次1分。]


解析:

请为以下一段文字拟一个标题。(2分)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2013年10月18日晚总决赛在央视一套、十套并机播出,以很高的收视率,为这个以严肃题材创造了流行文化消费奇迹的节目画上了完美句号。节目除了为流行文化产品竞争带来了种种启示之外,也引发了学术界对语言文字现状与未来走势的思考。

【答案】(2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文化思考(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不论是概括文段的内容,还是给文段拟一个标题,都要通观全文抓住中心。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内容,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注,重点词语可参照:“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如何”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来寻找。)最后推敲语言重视表达。形式上尽可能用主谓式(陈述对象+行为)或动宾式(动作+对象),尽量不用或少用介宾式修饰成分,定语限制成分可要可不要尽量不要。相关信息取核心勿重复。严格控制字数,标题一般在十个字左右,最好不超过十五个字。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央视首播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不仅收视率屡创新高,还引发了社会对美食、民俗、文化认同等话题的热烈探讨,更带来了商机。地方特产、锅碗瓢盆热卖,“美食之旅”使旅游线路成为热门,一部纪录片火爆了媒体、商家和产业。

请你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简析《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经济效应。(10分)

 

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

②生产决定了消费的方式,决定了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了动力。《舌尖上的中国》等的创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因而深受观众欢迎,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热点,激发了人们的文化消费热情,扩大了文化市场需求,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

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对生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促进了我国文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激发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要求分析《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经济效应,是小切口试题,要紧紧围绕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材料,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有理有据的加以分析即可。通过审读材料可知,材料强调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同时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所以分为三点组织本题答案。首先,说明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其次,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结合材料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激发了人们的文化消费热情,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再次,说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在此基础上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促进了我国文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激发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考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015年9月17日,智利西部海岸发生8.3级地震,造成12人遇难,数百万人紧急疏散。可见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更加谨慎,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灾难的思考 B: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C: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D: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南部地区发生6.7级地震,造成116人罹难、550多人受伤以及重大财产损失。可见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更加谨慎,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灾难的思考 B: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科学理论 C: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D: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