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放学了,——你们走吧。(表示意思的递进) B:“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声音的延长) C: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解释说明) D: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表示语意的转折)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为庆祝中国__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活动。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的标点,正确的一组是( ) 与“尽心”相关的是孟子提出的通过“明道”①明确道理,②集义③实行仁义而“养浩然之气”的思想④一旦养成这种“浩然之气”,无疑有助于“尽心”的认识。 ① ② ③ ④

A: , 《 》, , B:—— 《 》—— , C:—— “ ”—— 。 D:( ) “ ”( )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B:成败与自己的想像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的把自己想像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的把自己想像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善读”,即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②俄国大文豪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③在读到读书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时,人们常常引用“开卷有益”这句古语。 ④不过,“开卷有益”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 ⑤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如汉代大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A:③⑤②④① B:① ③⑤②④ C:⑤②④①③ D:③②⑤④①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什么要叫做“青色的海”,而不叫做“蓝色的海”呢?莫不是出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古语? B: 不多时,只见两个到来:前面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背后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儿。 C: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D: 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下面各项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B:最近,周杰伦早期的成名曲之一《蜗牛》这首流行歌曲入选了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 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与标点进行修改(不得超过6处),使文句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由其是这位老人,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更是向世人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人们有没有勇气跪倒在自己面前。

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哪一个国家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渡走了弯路呢?也恰恰是因此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国家和个人,才有了忏悔与反思后的腾飞。

改错: (1)在“誉为‘真话的大书’”之前添上“被” (2)“由其”中的“由”改为“尤”

  (3)“忏悔录”改为《忏悔录》 (4)“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中的“发出”改为“提出”。 (5)删去“从前”或“以往”  (6)“一渡”中的“渡”改为“度”

  (7)“因此”改为“因为”   (8)“国家”与“个人”位置调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