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B:《安恩和奶牛》选自《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C:“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 D: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使他有“硕士”“博士”学位,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多么令人心醉呀!那一片秀丽恬淡的自然风光。 B: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C:农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 D:生活像一面镜子: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如果你双眉紧锁,向它投以怀疑的目光, 它也将还你同样的目光。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B: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C: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 D: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他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记得在50年代,我在故宫的一个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 B: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 C: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 D: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所以完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创造出一个人们梦寐以求的“花花世界”。 B:在花卉的香味、形状、大小、质地等品质性状研究方面,由于涉及的物质极其多样,代谢途径又非常复杂,所以研究起来很困难。 C:此类基因发挥作用时,金鱼草的花就发育成不规则形,发生变异时金鱼草的花就发育成规则形。 D:有一大批商品价值较高的观赏花卉对乙烯非常敏感,如康乃馨、满天星、百合花、卡特兰等等,甚至极少量的乙烯也会使这些敏感花卉枯萎凋零。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无误的一项是( )
A:10年前,我们搬进这座高层建筑时,还依稀可辨往日的荒芜,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已经把萋萋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远留给了昨天的记忆。 B:每一个声音——鸟雀的动弹声,簌簌的落叶声——听来都是巨响。 C:那带血的翅膀是在倾吐着自己的不幸呢?还是在表达对人类的不满? D:“受伤的鸽子,你快飞走吧,”他着急地说:“要不你就会被他们抓住了。”
下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 B:“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 C: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D:这回翻山使__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
修改下边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
(1)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连大嘴都是漆黑的。
(2)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
(3)以鸟来说,麻雀,老鸹,燕子,是北京的最大众化的鸟类。
(1)“乌鸦”后的“。”应改为“,”。
(2)“觅食”后的“。”应改为“;”。
(3)“麻雀”“老鸹”后的“,”都应改为“、”。
下列各句中引号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在当今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B:因为在它的背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C:在20世纪50年代初,扫除“文盲”一度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它适应了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D:“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牢记__爷爷的教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就要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边的同志很危险!”杨光焦急地叫起来。 B:听到了首长下达的命令,惊慌地叫起来:“那……你呢”? C:他急忙迎上几步,看得更清楚了:前面一个人的挎包上还有一个红色的十字。 D:他兴冲冲地砍了一捆拿回来,倒进那半截“美孚”油桶里,煮了满满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