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最后感知到“我们都对我们又都错”是指:()

A:矛盾的极致 B:失误的极致 C:求和的极致 D:升华的极致

()以下只有何人识水性?

A:谢烟客 B:史小翠 C:白阿绣 D:狗杂种

下面火灾现场处理正确的是()。

A:沿安全通道逃出门外,不乘电梯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俯身或趴在地上匍匐前进 C:身上着火时,不乱跑,就地打滚扑灭火苗 D:以上都对

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心理活动控制的,而人的心理活动又都是受周围存在的客观事物影响的。

爆炸事故发生后,现场作业人员要佩戴好自救器,并应()

A:选择距离最近、安全可靠的避灾路线,迅速撤离灾区; B:撤退时不惊慌、不乱喊乱叫、狂奔乱跑; C:在现场班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条不紊地组织撤退; D:在撤退沿途、交叉处,留设撤退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空难中,飞机紧急迫降前,旅客的逃生措施为()。

A: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分出口有序逃生 B:旅客解除领带、金银首饰放在前靠背的纸袋内 C:按空姐布置的坐姿防震动作认真操作 D:不高喊、不乱跑,不取自己的行李物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13分)

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所从来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7.分析画曲线句子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2分)

8.文段主要描写的人物是双喜。“大悟似的”与“大声说道”属于________描写,分别表现了双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9.双喜所说的“船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是识水性的”,这些加点词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

10.把画横线句子改为:“这十几个少年,委实全都会凫水。”表达效果与原句有何不同?(4分)

答案:7.解析:联系上文“我”第一盼望的是看社戏和下文能去看社戏时的喜悦,可知这些表现都是因为不能去看社戏引发的。

参考答案:表现了“我”没有看到社戏的失落难过的心情。

8.解析:从双喜首先想出主意,而且不畏缩地保证安全归纳答案。

参考答案:神态 聪明 勇于承担责任

9.解析:这些词都是为了强调安全,目的是让大人放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想到这些,能这样说出来着实不容易。

参考答案:表现了双喜聪明,办事稳妥可靠,能猜透“我”外祖母和母亲的心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顺利地带“我”去看社戏。

10.解析:从句式所起的作用分析表达效果的不同。

参考答案:原句是双重否定句,强调突出这十几个少年无一例外,个个都会凫水。改后语气不如原句强烈。

阅读<社戏>片段完成(12——15)小题。(10分)

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

12.分析画曲线句子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2分)

13.文段主要描写的人物是双喜。“大悟似的”与“大声的说道”属于描写方法,分别表现了双喜的的特点。(3分)

14.“底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15.双喜所写包票里“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12.(2分)表现了我没有看到社戏的失落难过的心情。  

13.(3分)神态   聪明、勇于承担责任

14.(2分)指外祖母和母亲表现出来的担心

15.(3分)表现了双喜聪明,办事稳妥可靠,能猜透外祖母和母亲的心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顺利地带我去看社戏。

选出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句,并指出怎样改正

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B:船大;这孩子又听话,不乱跑;我们有好几个人,又是识水性的。 C:翻沙组以144小时铸成了一个直径5.5米,厚1.4分米;重500公斤的大皮带轮。 D: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