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孙中山法律思想的主要著作有()

A:《三民主义》 B:《建国方略》 C:《建国大纲》 D:《革命军》 E:《论立法权》

孙中山在国事遗嘱中,要求国民党继续贯彻()。

A:《建国方略》 B:《建国大纲》 C:《三民主义》 D:《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8年10月,国民__常务委员会通过一个纲领,使北洋政府时期在形式上存在的议会制度被彻底废除了,这个纲领是()

A:《__纲领》 B:《训政纲领》 C:《建国大纲》 D:《军政纲领》

“宁汉合流”指的是( )。

A:武汉国民政府与北京国民政府的合并 B:宁夏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合并 C: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合并 D: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京国民政府的合并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真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他微微一笑,忽然又叹息一声,“唉,谁又不是这样呢?” B:他真诚的着急起来:“我怎么办呢?”我上前安慰他:“上不去,就不去了。” C:三个圆券门上方,镌刻着:“民族”、“民权”、“民生”六字,左右黑色大理石护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 D: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蹭蹭”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建国大纲第一条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__,以建设中华民国。”标示革命建国的方针-并明定建设程序为军玫、训政和__三时期……为国民革命的革命法典。

材料二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宣言中,昭示要端四点:

1.国民政府之职责,在履行中山先生的遗志,贯彻国民革命志业。

2.国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平等自由之中国,首在废徐不平等条约。

3.废除不平等条约,当召开国民会议为执行之枢机,以收回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夺

去的主权。

4.执行国民党党纲及政策,扫除障碍,从事建设。

——摘自王正华:《国民政府初创时期之组织及党政关系》(1925年)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国民党革命建国的基本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建国方针的意义。(7分)

(15分)

(1)基本特点:以三民主义、五权__为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2分)确定了革命建国分“三步走”的实施程序;(2分)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封建军阀相结合;(2分)革命和建设同步开展。(2 分)

(2)意义:设计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蓝图,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的目标任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参加国民革命的积极性,成为国民革命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5分)与中国__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进一步密切了国共合作。(2分)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__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__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__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__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__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__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作为伟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顺臣民,特着手在弗吉尼亚北部这片新开拓的海岸建立第一个殖民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一个公民政治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__,以建设中华民国。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

——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份公约的核心是什么?根据约定人们拥有哪些权利?

(2)据材料一、二归纳建立政府(公民政治体)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二在思想认识上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有哪些体现?并根据材料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关于政府作用的表述有什么共同点?

(1)订立契约建立公民政治体。创制法律、任命行政官员。

(2)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利。从效忠君主变为强调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3)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保障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参政能力,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力;实现民族自治和平等,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

(4)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自由。


解析:

本题是对考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相关问题的能力。

(1)“从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一个公民政治体”提炼公约的核心;从“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中概括人们拥有的权利。(2)从“创造良好的秩序”、“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等信息归纳建立政府的目的;从“服从的行政官员”到“人人生而平等”说明在思想认识上的最大变化。(3)解决本题首先应结合所学知识回忆启蒙思想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三中“五权__”及“建设之首要在民生”等进行分析归纳,根据材料三对民生、民权、民族方面的具体内容的介绍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4)归纳共同点时注意结合材料,重视人民的地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