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脚立是指提起一条腿并将脚置于另一腿的膝关节处,只用一条腿站立。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题。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__”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1.这三段文字写了三件事,请归纳这三件事的内容 (限10个字以内)。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到“__”,钱先生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为什么老王照样送钱先生去看病?

3.本文语言具有简练.风趣的特点,请从选段中找出一处进行简要赏析。

1.第一件事:老王送冰大一倍    第二件事:老王送钱先生看病   第三件事:作者关心老王生活(或:老王生活更加艰难) 

2.老王为人忠厚,没受“__”左倾思想的影响,照样尊重钱先生夫妇。

3.例:“前任”是指在现在担任某项职务的人之前,担任这个职务的。本是干部职务的词语,现用在送冰人身上,可说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另外如“货”一词。)

阅读下面材料,请选取其中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作文。要求:①主题要明确,体裁要鲜明。②结构要明晰,书写要认真,字体要美观。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很久;然后叹一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路走不得。”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既然你们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选自张爱玲散文《非走不可的弯路》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等我从那条弯路走出来时,已是伤痕累累。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他不信。现在,我明白了,其实在人生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

要求:针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直面弯道挑战

弯道,是机遇与挑战的并存;弯道,是现实与理想的集结,弯道,是成功与失败的博弈。

弯道,意味着我们应当不放弃、不抛弃,不懈努力,超越局限。走好人生的弯道,便是敢于直面挑战,勇于超越自我的人生智慧。

史铁生曾在《给盲童朋友》中写道:生命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局限的过程。这便是命运,任何人都一样,在这个过程,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史铁生遇到了人生的弯道。当他意识到他的梦想,被残缺的身体所限制,人生的所有光彩仿佛都与他无关,他消极过,他彷徨过。但,最终他选择加足马力,藐视痛苦,在人生的这个弯道上,史铁生以一次完美的超越赢得了这场比赛,获得了他独有的幸福。试想,如果史铁生在面对人生的弯道时没有直面挑战,而是选择了畏缩不前,那么他终将被对手超越,也无法在人生的跑道上比出自己的精彩。

一个成功的人即使在人生的弯道处遇到强劲对手也一样可以靠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最终超越梦想。

著名导演李安在小的时候就立志要当一个导演,他努力学习,学成后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多年都没一丝骄人的成绩,他的人生走进了关键的弯道是继续坚守还是放弃理想?李安毅然选择了前者。纵然赛道上高手云集,李安硬是凭不屈不挠的意志在积蓄能量,终于一部《卧虎藏龙》横空出世,昭示了李安的成功。走在人生的弯道处,越是竞争激烈,越要不懈坚持,李安就凭他的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赢在人生的弯道中。

行走在弯道处,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人都会迎来人生的艳阳天。人如此,我们的国家也如此,行走在发展的弯道处,团结同心,勇往直前,不断地缔造成功。在汶川地震的弯道处,我们化悲痛为力量,见证了大灾显大爱,大难见真情,凝聚了华夏的炎黄子孙,铸成了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在奶粉事件的弯道处,我们不遮掩,不恐慌,从源上堵,在结上解,食品安全意识得以前所未有的内化;在经济危机的弯道处,我们化危为机,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自主创新,走上一条高耗低效的经济振兴之路。在弯道处,直面挑战,弯道就是一条阳光大道。

走好弯道是智慧,是历练;走好弯道是坚持,是超越。勇于直面弯道,迎接挑战,相信明年春色倍醉人。

【解析】试题分析:审题时把握文中的关键词句及命题人意图。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人一定要在年轻时走一些弯路,在弯路中吸取教训,收获经验,成长壮大。对于母亲的劝阻,虽没有听,但也走过了那段弯路。作为长辈要懂得放手,要让孩子敢于面对人生的弯路,不要什么都包揽。写作指导:1.研读材料,把握其思想观点。(1)材料的性质、写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格)(2)材料的主要内容。要素:人,物,言,事。(3)材料的关键词语、句子。(4)材料思想观点:青春的弯路非走不可。2.以材料的主要思想观点为中心,观照当下的生活,确 定文章的主题(论点)。一般正向思考,有时则反向思考。3.认真拟好标题:要注意切合材料。例如:“在弯路中成长”、“弯路过后见成熟”、“年轻不怕走弯路”、“成长的弯路非走不可”、“莫让弯路遮望眼”、“走过的弯路,是一笔财富”,为了保险,最好在标题中写上关键的词。4.避免在论述过程中出现三种跑偏的现象:(1)浅——只说“什么是弯路”,不谈“为什么”和“怎样做”,即只说青春要走弯路,但缺乏对弯路意义价值的挖掘分析。(2)偏——重点谈“弯路怎样走过”,如态度、勇敢、坚持、信念、无悔等。(3)大——变成以“青春”为话题了,空泛谈青春如何,重点没有落在非走不可的弯路上!可能会出现问题:1.立意不准:人生之路,成长之路;在人生的岔路口要做好选择;青春的路口;青春无悔;迷惘的青春;弯路(太大);有的干脆就是反的,不能走弯路,要听母亲的劝告,要善于倾听。2.文意转换上:文章必须要从弯路转换成其他词语,如:坎坷。但有的同学上来不提弯路,直接就是面对人生的坎坷。标题就是,挫折造就人生。失败是成功之母。3.结构上:没有清晰的行文结构。穿靴戴帽式严重。通篇要么讲自己的故事,要么讲他人的故事,前面加一个观点,后面做一个总结。全文三大段,臃肿,使人读起来疲惫。4.选事例上。没名没姓,事例不典型。故弄玄虚,事例叙述完才告诉名字。没有扣住“年轻”来举事例。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电影《喜马拉雅》中,一位喇嘛对他的弟子说:“当你眼前有两条路时,要选择困难的那一条。”而一位经济学家则说:“世界上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譬如,我们每天出门回家,几乎都走同一条路,那就是因为,人们都在避免因为另一条路的陌生所带来的风险,以及要去探索一条新路径所要付出的时间与精神成本。”

困难的路有风险也有风景,熟悉的路虽经济但平淡。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对“路”的感受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3.范文略。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富有辩证思维的作文命题,属于名人名言性质的材料作文。这道题旨在探讨考生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写作此文,把握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路”的内涵是关键。首先,理解两则材料的关系。这则材料涉及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其一是要人选择困难的那一条路,其二是要人选择熟悉的路。困难的那一条路虽然充满艰险,但是却有风景可看;熟悉的那一条路虽然经济,没有风险,但是却平淡无奇。其次,理解“路”的深刻内涵。从表面看,“路”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走的路。如果考生从这个角度去写,虽然切题,但是立意却不够深刻,缺乏思想深度,难得高分。从深层理解,“路”应该是人生之路,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才更精彩。如果从这个层面去立意,那么文章会更深刻,更有思想性。

在行文时,可就其中一种观点阐发自己的看法,亦可用对比的手法,剖析两种观点的利弊。文体的选择既可写议论文,亦可写记叙文。

1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作文。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等我从那条弯路走出来时,已是伤痕累累。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路走不得。”

她不信。

现在,我明白了,其实在人生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走弯路,奔成功

雄鹰搏击长空,方显生命的壮丽;鱼儿游弋水底,方显生命的自由;骏马驰骋草原,方显生命的不羁;而我们在非走不可的弯路上成长,方显生命的珍贵。

每个人的脚下并不都是一条落英缤纷的路,我们要披荆斩棘,历经坎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回眸处,我们弯曲的成长路上也会开出淡淡的花儿,这些花儿会见证我们成长途中所经历的磨难,所走过的非走不可的弯路。在摔跟斗、碰壁走过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更快地走向成功。

回首历史长河,哪一个名人不曾走过非走不可的弯路?而在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后,我看见了他们不一般的成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举一杯清酒独饮,官场的钩心斗角、阿谀奉承使他成了与政坛格格不入的人,他四处漂泊,历经坎坷,可这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却让他成了文坛的宠儿。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激荡着他的自信与博大;“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着他昂扬的斗志。在人生非走不可的弯路上,他创造了文学上的辉煌!假如没有这段非走不可的弯路,我们能看到诗坛上自信、洒脱的诗仙吗?这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让李白更自信,更豁达,在中国文学上留下了永恒的烙印。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吟着词在失落中悔恨。曾经的奢靡,曾经的辉煌,刹那间烟消云散,留下他一人独自叹息。在历经磨难后,他逐渐懂得了人生的辛酸。不止一次,他低吟“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那是怎样的感伤啊!走过这一段对于李煜来说非走不可的弯路,才使他如此成熟。倘若没有走过这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他仍是那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君王,又怎能知道人生的无奈与辛酸?又怎会在无奈和痛苦中成熟?又怎会在彷徨与失落时写出一首首佳作呢?这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让李煜更成熟,让他懂得了生命的无奈,让他成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

记得有人说过,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最美的绝唱。是的,只有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受考验,走过这一段段非走不可的弯路,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这一段段非走不可的弯路让我们走向成熟,走向坚强!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要仔细阅读材料,把握其思想观点,以材料的主要思想观点为中心,观照当下的生活,确定文章的主题(论点)。何谓“青春的弯路”?主要是指年轻时走偏、走错、走曲折的路。那为什么青春非要走弯路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述:(1)年轻有为,怀揣梦想,为梦想去闯世界、看风景,即使走过许多弯路,但无怨无悔,因为年轻,输得起;(2)年少轻狂,不听别人劝告,非要走自己的路不可,虽然走不通,虽然撞得头破血流,但也是一份经历,一份收获;(3)年轻浅薄,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但也认识了自我,汲取了教训;(4)年轻的我们需要磨炼,走了弯路,我们变得坚强和成熟。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审题时把握文中的关键词句及命题人意图。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人一定要在年轻时走一些弯路,在弯路中吸取教训,收获经验,成长壮大。对于母亲的劝阻,虽没有听,但也走过了那段弯路。作为长辈要懂得放手,要让孩子敢于面对人生的弯路,不要什么都包揽。[写作指导]1.研读材料,把握其思想观点。(1)材料的性质、写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格)(2)材料的主要内容。要素:人,物,言,事。(3)材料的关键词语、句子。(4)材料思想观点:青春的弯路非走不可。2.以材料的主要思想观点为中心,观照当下的生活,确定文章的主题(论点)。一般正向思考,有时则反向思考。3.认真拟好标题:要注意切合材料。例如:“在弯路中成长”、“弯路过后见成熟”、“年轻不怕走弯路”、“成长的弯路非走不可”、“莫让弯路遮望眼”、“走过的弯路,是一笔财富”,为了保险,最好在标题中写上关键的词。4.避免在论述过程中出现三种跑偏的现象:(1)浅——只说“什么是弯路”,不谈“为什么”和“怎样做”,即只说青春要走弯路,但缺乏对弯路意义价值的挖掘分析。(2)偏——重点谈“弯路怎样走过”,如态度、勇敢、坚持、信念、无悔等。(3)大——变成以“青春”为话题了,空泛谈青春如何,重点没有落在非走不可的弯路上!可能会出现问题:1.立意不准:人生之路,成长之路;在人生的岔路口要做好选择;青春的路口;青春无悔;迷惘的青春;弯路(太大);有的干脆就是反的,不能走弯路,要听母亲的劝告,要善于倾听。2.文意转换上:文章必须要从弯路转换成其他词语,如:坎坷。但有的同学上来不提弯路,直接就是面对人生的坎坷。标题就是,挫折造就人生。失败是成功之母。3.结构上:没有清晰的行文结构。穿靴戴帽式严重。通篇要么讲自己的故事,要么讲他人的故事,前面加一个观点,后面做一个总结。全文三大段,臃肿,使人读起来疲惫。4.选事例上。没名没姓,事例不典型。故弄玄虚,事例叙述完才告诉名字。没有扣住“年轻”来举事例。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的?”“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请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作文(60分)

青蛙见了蜈蚣,好奇地问:“蜈蚣大哥,我四条腿走路都很困难,你有上百条腿,走路时先迈哪一条腿呢?” 蜈蚣听后说:“青蛙老弟,我一直就这么走路,从没想过先迈哪一条腿,等我想一想再回答你。”

蜈蚣站立了几分钟,它一边思考一边向前,蹒跚了几步,终于趴下去了。

它对青蛙说:“请你再也别问其它蜈蚣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这样走路,这根本不成问题!可现在你问我先移动哪一条腿,我也不知道了。搞得我现在连路都不会走了,我该怎么办呢?”


解析:

这则材料只是一个寓言故事,没有明确的主题。但正是因为如此,考生发挥的余地就大了。

可以多角度立意。

站在蜈蚣的角度:

刻意追求反而不如顺其自然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站在青蛙的角度:

好心不一定办好事

有的人只顾着脚下的路,却不知不觉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有的人惦记着远方的呼唤,却忽视了横亘在自己面前的滔滔江水;有的人且行且思,一路走来……

请以“且行且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按高考评分标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