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评价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这说明莫言的作品()
A:源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B: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了创造者的灵感 C:批判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下列情形一定侵犯了莫言著作权的一项是()
A:小王在网上下载其作品阅读 B:老师复印《蛙》精彩片段在班上朗读 C:某书商未支付稿酬印刷其作品获利 D:某出版社与莫言签约最新小说的版权
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者,以下属于莫言的作品是()。
A:《红高粱》 B:《丰乳肥臀》 C:《平凡的世界》 D:《蛙》
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洛阳纸贵。购书中心开门十分钟不到,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莫言是我国著名作家,获诺奖之前已经蜚声海内外,可是在获奖之前,他的作品湮没于众多包装得美轮美奂的书籍当中,无人问津。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莫言作品热潮,莫言很不以为意,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A:洛阳纸贵 B:蜚声 C:美轮美奂 D:不以为意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微电影《梦扬州》融入曲艺、剪纸、漆器……等元素,向世界展示了“最扬州”的一面。 B:“且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C: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后,买莫言书的人不少,真正读莫言作品的却不多:真是奇怪之至。 D:当代中学生要充分重视两个问题:首先是思想道德修养问题;其次才是学习成绩问题。
下面材料在词语、表达及标点等方面存在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①有媒体评论莫言的作品“粗俗”,著名媒体人朱伟表示,质疑是因为没有认真地看过莫言的小说,莫言的作品深入挖倔人性,深刻寓意。②朱伟是莫言小说《红高粱》的责任编辑,同时也是电影“红高粱”的编剧之一。③他表示,小说的价值在于对人性的深入思考,莫言的作品用一种残酷的写作方式商量了人性的弱点,如果不认真阅读,就没有办法理解莫言小说的真正意义和价值。④朱伟认为,莫言恰恰是用写“丑”的方式去探讨丑与美之间,“丑陋”是莫言作品的表面现象,而表象背后则是关于人性的深刻理解。
①句中“倔”改成“掘”;“深刻寓意”改成“寓意深刻”。②句中“红高粱”改成《红高粱》。③“商量”改成“探讨”“揭示”“__”等;删掉“真正意义和”或“和价值”。④在“之间”后加上“的关系”;“关于”改为“对”。
该干吗干吗去(12分)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引起全国狂欢。
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论,认识不认识的名流皆在大谈与莫言的交往;采访记者多如过江之鲫,各家媒体都不吝版面;大小作家无不见贤思齐,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文学爱好者也突然暴涨,书店里的莫言著作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则在争相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不过,还是平常心的莫言清醒,他诚恳表示:“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大家该干吗干吗去。”
莫言获奖,他的朋友突然多起来了,不论网上还是平面媒体,“我的朋友莫言”之类文章铺天盖地而来,说友谊情深似海,谈逸事生动有趣,攀交情称兄道弟,忆往昔一言难尽,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估计杜撰的不少,夸大的更多。众所周知,莫言是个低调的人,平时不喜交往,朋友不多,没事就潜回老家高密写他的小说,获奖后也不会突然“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因而,莫言那些所谓“朋友”还是省点唾沫,别再拿莫言说事,该干吗干吗去。
莫言获奖,受益最大的莫过于他的久被冷落的作品了。说实话,获奖前,莫言的书远比不上那些畅销书好卖,许多书店里莫言的书都落着厚厚的灰尘,少人问津,获奖后,各地书店里的莫言著作一抢而空,一天卖掉的莫言作品超过好几年。不过,我要泼点冷水,您要是没点耐心和诚意,莫言的书多半是读不下去的,那种“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口味您未必会欣赏,所以,如果无此文学爱好,您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去啃莫言,还是该干吗干吗去。
莫言获奖,最激动的还是各路作家,特别是那些自觉与莫言水平不相上下的作家,他们看到了登临顶峰的希望,看到了名利双收的前途,一个个信心爆棚,踌躇满志,莫言能行,我为何不能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知道下一个诺奖得主就不是我呢?不过,大家还是冷静一点为好,莫言获奖,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有些不可比因素非个人能力所能为,您千万不要因为想得奖,就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和路子,盲目学莫言的风格、做派,那弄不好会闹成邯郸学步,不伦不类,迷失自我,走火入魔,因而,劝您一句,成功无法复制,欲望太多伤身,您还是该干吗干吗去。
莫言获奖,那些与文学毫不相干的人和单位也一拥而上,请他赴宴欢饮,找他合影签名,请他作励志报告,向他索要墨宝,请他担任名誉兼职,邀他代言广告,到他府上拜访,甚至打他秋风,让他烦不胜烦,无可逃遁。而莫言又是个好脾气的人,心慈面善,一般不会黑下脸来断然拒绝,这些干扰无疑会严重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和文学创作。如果您真的关心莫言,爱护莫言,尊重莫言,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创造更大辉煌,那就省省力气,别再打莫言的主意,让他尽快脱离喧嚣的氛围,重新开始文学耕耘,你我众人也都各司其职,该干吗干吗去。
11、文中莫言说“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请你总结一下哪些事物在他生活中“喧嚣”?(3分)
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2分)
A.从莫言一句“大家该干吗干吗去”中,作者感受到了莫言是一位有正气、淡泊名利、勤于创作、拥有平常心的作家。
B.莫言之前是个低调的人,平时朋友不多,但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喜欢与人交往,朋友便多了起来。
C.作者认为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并不是所有的文学爱好者都有兴趣读的。
D.作者认为莫言之所以能获诺贝尔文学奖,除了作品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其中有些不可比的因素是非个人能力所能为的。
13、说说“该干吗干吗去”一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
14、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概括出来。(3分)
11.多朋友,作品畅销,各路作家,新闻媒体,与文学毫不相干的人和单位等。(共3分。答出3个给2分,答出4个给3分)。
12.B(2分)
13.结构上:与题目呼应,体现文章的整体美。(1分)每一段都以该句结尾,使文章文意连贯,衔接紧密。(1分)内容上:对不良现象给予强烈的批判(1分),也对人们正视自己提出了要求。(1分)
14.对人们追逐利益的批判,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揭露;对莫言的鼓励和恭敬,希望莫言能有更高的艺术突破,能有更多的优秀作品留给人们。(共3分。写出一点给2分,写出二点给3分。)
综合性学习。(8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典文学院决定把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喜讯传出,立刻在国内引起轰动。据有关人士分析,此次莫言获奖,或可引发文学、语言等专业重新追捧。在国人为之欣喜之余,也再次激起人们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的热情。
材料二:莫言接受记者专访(节选)
记者:莫言老师,您好。先向您说声抱歉,这个时候采访您实在是给您添乱了。我知道您这个时候特别忙,也特别累。
莫言:你没有错,都是① 。
记者:诺贝尔文学奖有错吗?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本身没有错,只是我们国人对待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错了。
记者:② ?
莫言: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与奥运比赛不一样,奥运会你得了奖,得了冠军,你就真的是世界第一了!但是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不能说你就是最好的,你的作品就是最好的。有可能一个什么奖都没拿到的,他比你更是一个好的作家,他的作品也比你的更好,这都不一定。所以对待诺贝尔文学奖不必盲目迷信。
材料三: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各界掀起另一股“莫言热”,与文学无关,只与利益相连。小到烧饼、炉包,大到城市规划,高密以及周边地区都在因莫言分享着这场“诺贝尔”盛宴。难怪高密人都说,眼下高密最知名的特产其实是“莫言”。
⑴请联系上下文,在材料二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2分)
⑵根据材料二中莫言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推断,你觉得莫言对材料三反映的现象会有什么看法?请试着写出来。(2分)
⑶“莫言”与“中国好声音”“舌尖上的中国”“元芳”一起当选2012年流行文化热词,你认为“莫言”当选热词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说明。(4分)
⑴(2分)诺贝尔文学奖惹的祸;那您认为我们应该对诺贝尔文学奖持一种什么态度
⑵(2分)莫言觉得这些都不太正常,此热与文学奖无关,只与商业利益相关。不要迷信诺贝尔奖,要淡然处之。(大意接近即可)
⑶(4分)示例: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获奖在国内引起很大轰动,提高了莫言本人的公众关注度;他的获奖将助推中国文学的发展,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他的获奖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肯定;诺贝尔奖在商业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热潮。
18.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请选取五个关键词概括莫言作品的特点。(5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揭晓,我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人们为之欣喜,也在深深思索:为什么是莫言。
对此,《收获》编辑部主任叶开说,莫言的小说一直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展开,其中一个就是残酷现实,莫言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即属于“残酷现实”藤蔓上的发轫作品。而在浪漫世界里最有名的作品,是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莫言家乡曾经发生过“孙家口伏击战”,这件可歌可泣的民间抗日故事激活了莫言身体深处一直被正统叙事格式所压抑的灵感,对当时新历史叙事模式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莫言创作颇具特色,是以一种独具的生命感觉和神奇想象,将心灵的触角投向生生不息的大自然,获得超常的神奇感觉能力。他吸纳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但他对这些外来的影响,一直保持着警觉,他的内心,终究有一种无法释怀的乡土情结,如《檀香刑》中的猫腔艺术的应用,就是很成功的一例。
在艺术与形式上,莫言也毫不落伍,《酒国》和《蛙》充满音乐的复调感,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化。他的作品易为国际接受也是他获奖的重要原因。
五个关键词:
残酷现实、浪漫世界、魔幻现实主义(神奇想象)、乡土情结、世界化(现代性)。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概括信息题,其应用性、能力性、综合性很强,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得很紧密。答题时应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进行合理压缩,且注意字数的限制。概括莫言作品的特点应抓住关键句即“莫言的小说一直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展开,其中一个就是残酷现实”“在浪漫世界里最有名的作品”“他吸纳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他的内心,终究有一种无法释怀的乡土情结”“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化”等去概括提炼。
考点: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请选取五个关键词概括莫言作品的特点。(5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揭晓,我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人们为之欣喜,也在深深思索:为什么是莫言。
对此,《收获》编辑部主任叶开说,莫言的小说一直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展开,其中一个就是残酷现实,莫言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即属于“残酷现实”藤蔓上的发轫作品。而在浪漫世界里最有名的作品,是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莫言家乡曾经发生过“ 孙家口伏击战”,这件可歌可泣的民间抗日故事激活了莫言身体深处一直被正统叙事格式所压抑的灵感,对当时新历史叙事模式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莫言创作颇具特色,是以一种独具的生命感觉和神奇想象,将心灵的触角投向生生不息的大自然,获得超常的神奇感觉能力。他吸纳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但他对这些外来的影响,一直保持着警觉,他的内心,终究有一种无法释怀的乡土情结,如《檀香刑》中的猫腔艺术的应用,就是很成功的一例。
在艺术与形式上,莫言也毫不落伍,《酒国》和《蛙》充满音乐的复调感,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化。他的作品易为国际接受也是他获奖的重要原因。
【答案】残酷现实、浪漫世界、魔幻现实主义(神奇想象)、乡土情结、世界化(现代性)。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压缩语段题,可采取逐句压缩法,即一句一句地筛选关键词。注意要根据题干要求,这些关键词概括的是莫言作品的特点,而且只能有五个。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