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题(如果时间有余,可以选做)(5分)

请你根据提供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 ▲ )

②方榫头和圆卯眼,两下合不起来。形容格格不入。 ( ▲ )

③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 ▲ )

④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 ▲ )

⑤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 ▲ )

(以上成语解释引自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春风化雨

方枘圆凿

雪泥鸿爪

管窥蠡测

焚膏继晷

下列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他性格孤傲,常常妄自菲薄,同学们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建设工地上,各种机械夜以继日的轰鸣着,劳动者们决心以最优秀的工程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 C:参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都瞿昙寺,我不得不赞叹设计师别具一格的构思和匠师们精妙的技艺。 D: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公路上煤渣满天飞,遇到雨水天更是泥泞不堪,让人深恶痛疾 B:2014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年代步车粗制滥造,无人监管,不用上牌,导致事故频发。 C: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期期艾艾了。 D: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思敏捷、夸夸其谈,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交口称赞。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 B: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 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B: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__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 活安居乐业。 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市短小精悍的民俗节目《鼓盆歌》,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亮相。 B: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C:登上市郊真武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 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镇定自若 胸有成竹 胜券在握 B:义愤填膺 怒不可遏 怒发冲冠 C:向隅而泣 惨绝人寰 痛心疾首 D:日新月异 翻天覆地 白驹过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