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B: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 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D:西子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根据所给的典故猜成语:
①《论语•子路》中有:“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②《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中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①( )
②( )
欲速不达 口蜜腹剑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B: 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路人对用粉笔作老虎画的老汉大为赞赏:“能把老虎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确实厉害。” B: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这山里的天气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真是风云突变啊。 D:连老师都做不出来的题,这位新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南石林中的石峰有的突兀擎天,有的姿态秀美,有的酷似传说中的人物……真是巧夺天工。 B:科学和艺术史上的大师泰斗之中少年聪慧、早早成名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少不出众、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少见。 C:王克明同学在省初中生作文大赛上获得一等奖,这下他可在校园里声名鹊起了。 D:刘菁同学的口才特别好,而且越是人多的场合他越能夸夸其谈,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仿照下列示例,在括号里填写意思相反的词组成成语。
示例:瞻(前)顾(后) 不知(甘)(苦)
大( )如( ) ( )入( )出
假( )济( ) 人情( )( )
大智若愚 深入浅出 假公济私 人情冷暖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清明时节,我们相伴去郊外踏青。乡村风光宜人,真有如沐春风之感。 B:“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C:对于孩子的毛病,她总是不以为意,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我们已经司空见惯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想提高人们的公共道德,还得出新招啊。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__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 B:我刚刚学习绘画,请您务必多加指教,(感同身受)。 C: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他(责无旁贷)地走上了领奖台。 D: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湖中有人喊救命,正在散步的老张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B: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创造,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C:这类经济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现出编导很有水平。 D:沉迷于玩游戏机的__面对同学善意的批评反唇相讥,不理不睬。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刘慧卿因参与“__”分子研讨会,并发表支持“__”的言论,连日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口诛笔伐。 B: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C:“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来雁荡是虚生”,当游览到雁荡山大龙湫瀑布时,人们真有种乐此不疲,不愿离去的感觉。 D: 主持人周涛、倪萍的煽情本领可谓一绝,任凭曹颖等小辈怎么“克隆”,也难以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