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下面关于“月相纪日法”用法分析正确的是:()①《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阴历三月十五日。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③《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九。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⑥“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⑦“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四。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⑦ D:③⑤⑦
什么叫“末本”?什么叫“旦本”?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这一习俗源于()
A:春秋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岁在癸丑:癸丑,是干支纪年 B:修褉:是一种风俗;褉,是一种葬礼 C:农历每月的初一叫朔,三十叫晦 D: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除夕的年夜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年夜饭上必然会出现的一种食物是什么?
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叫( )。
A:胐 B:晦 C:朔 D:望
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叫( )。
A:肋 B:晦 C:朔 D:望
下列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本网讯 张学玲 记者李勇报道 “上一代导演当属赖声川、新一代导演当属李宗熹”,在台湾的话剧界,李宗熹被这样评价。2016年1月10日,这位新生代的话剧翘楚将带着温情贺岁剧《守岁》,来到宜春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为宜春观众“贺岁”。 “守岁”是中国人春节的传统习俗。年夜饭上,家人围坐、谈天说地、彻夜不眠,共诉一年来的点滴。话剧《守岁》用三代母女间笑中带泪的年夜饭,引发观众对家庭、对年迈父母关切的思索。《守岁》由李宗熹于2006年创作,截至目前,该剧在台湾演出已超过300场。此次上演的是第五个版本,并引入导演高群书担任监制,其电影代表作品有《风声》、《西风烈》、《神探亨特张》等。此次加盟《守岁》,是高群书首次跨界话剧。 (摘自“宜春新闻网”2015年12月14日)
A:新一代导演当属李宗熹 B:台湾话剧界知名导演携名作来宜贺岁 C:三代母女笑中带泪的年夜饭 D:守岁是中国人春节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