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王、李、赵住在一个宿舍里。一天晚上,他们中间最晚回来的同学忘了关灯,第二天宿舍管理员查问谁回来最晚。张说:“我回来时小李还未回来。”王说:“我回来时小赵已经睡了,我也就睡了。”李说:“我进门时小王正在床上。”赵说:“我回来就睡了,别的没注意。”四位同学回答的都是实话。请问回来最晚的是()
A:张 B:王 C:李 D:赵
以下关于中间业务收入确认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当期已经实际提供服务的中间业务,款项没收到,不应作为当期收入予以确认 B:当期已经实际提供服务的中间业务,款项已收到,应作为当期收入予以确认 C:款项当期已经收到,服务还未提供,应作为当期收入予以确认 D:款项当期已经收到,服务还未提供,不应作为当期收入予以确认
对于抓神态来说,一般以抓取表情开始()高潮时为好。
A:还未到达 B:已经到达 C:开怀大笑 D:苦思冥想
下列熟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鸡蛋里挑骨头 狡兔死,良犬烹 拒人千里之外 多行不义必自毙 B:吉人自有天相 经一事,长一智 可望而不可即 放之四海而皆准 C:既来之则安之 井水不犯河水 口慧而实不至 好了伤疤忘了痛 D:家丑不可外扬 九牛二虎之力 拉大旗作虎皮 黑云压城城欲摧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躁热 舶来品 一筹莫展 无事不登三宝殿 B:平添 度假村 食不裹腹 好了伤疤忘了痛 C:宣泄 挖墙脚 再接再厉 吃不了兜着走 D:即使 侯车室 走投无路 拔出萝卜带出泥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2分)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________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________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________如是之从容。
A:竟至 竟会 竟会 B:竟会 竟至 竟能 C:竟能 竟会 竟至 D:竟至 竟能 竟会
下列各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唐小山叹道:"我一辈子就是不想当大英雄,你偏逼我赶鸭子上架吗?" B:我感觉你老是挑剔我做的工作,你不能总是一根筷子吃藕菜--净挑眼。 C:中国有句俗话,谓之"好了伤疤忘了痛"。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不仅健忘,而且麻木,竟至伤疤还未好就已经忘了痛。 D: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节日经济、节日文化的日渐重视,一场关于在洋节泛滥的情况下如何捍卫中国传统节日的讨论愈演愈烈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地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B:青少年肥胖症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生活的改善,脑满肠肥的人越来越多。 C:以色列视亚辛为眼中钉,所以冒着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和哈马斯“人体炸弹”的疯狂报复,对他实施了定点清除。 D:虽然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各种大会小会上总在说要加强对违规车辆和违规厂家的查处,但每次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收到的实效有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高中毕业后,我跟父亲做起了木匠。由于没有考上大学,我的情绪十分低落,感到前途渺茫。
一天,我学刨木板,刨子在一个木结处卡住了,再使劲也刨不动它。“这木结怎么这么硬?”我不由自言自语。“因为它受过伤。”在一旁的父亲插了一句。“受过伤?”我不明白父亲话里的含义。“这些木结就是树受伤之后留下的伤疤,这些伤疤往往是树身上最坚硬的部位。”父亲说,“人也一样,身上的伤疤往往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是的,人生在世谁都有受伤的可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伤疤。你对这样的“伤疤”是怎么看的呢?
请以“人生的伤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用伤疤做勋章
走在林子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几乎每一棵树的树干上都有疤,愈是年老粗大的树,干上的树疤就愈多。
树疤是怎么来的呢?也许是哪个冬天,遇上风暴,枝上结的冰太厚重,整枝折断掉落,枝与干分离的地方就出现了伤口,日久结成疤;也许是夏日午后一个雷当头劈下,把部分的枝干削去了,留下了大片的疤痕;也许是某个秋天旅人走过,用小斧劈下一枝做拐杖,留下了伤痕;也许是蚁侵虫蛀,让树干成了啄木鸟光顾的对象,出现了疤洞后,又被猫头鹰据以为家;也许是它的枝条妨碍了人们行走,被人折断锯掉,留下了班驳或齐整的疤口……
原本应当是圆整光滑的树干出现了疤痕凹洞当然不好看,可是有什么办法?它无法拒绝外来的打击,只有在默默承受后留下受苦受难的标记。
人也一样,由不得我们拒绝命运的打击拨弄。求学路上的多舛不顺、工作时遇到大环境不景气、各种疾病的侵扰……都会给我们带来创伤,好不容易让时间抚平了伤口,总是留下永难磨灭的伤疤。就像电视艺人阿亮说的:“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衣服解开,是战争时留下的斑驳弹痕,是工作时不小心受伤留下的狭长伤疤,是小时候种牛痘预防天花所留下的痘疤,是切除肿瘤以保命所留下的缝合疤痕;胸膛解开,是在痛不欲生的种种打击下—颗伤痕累累却无怨无悔的心。
是的,伤口会愈合,痛苦会过去,但是疤痕永远在那儿,标示着曾经受过的苦难折磨。
树干上的疤痕虽然触目惊心,可是却无碍于老树认真积极的求生意志,那样自爱自尊,努力活出自己更美好的一生。在春天让雪白桃红的花朵缀满一树,在夏天让婆娑的绿叶迎风起舞,秋天来时,又幻化成金黄血红尽情地燃烧着生命,而后在冬雪覆盖前悄然坠落,以质朴高贵的本相昂然矗立在苍茫的天地间,任风雪冰霜来袭,傲然不为所动,只静静地耐心等待着下一个春天。
劈过木柴的人都知道,结疤的地方也就是树干最硬的地方,其他地方—斧头下去也许就劈成两半了,若斧头落在树疤处,保证像碰到石头一样,不但无可奈何,还会震得你虎口发麻,隐隐作痛。
这就是伤疤的作用,它是尊贵的苦难标记,更是崭新的坚固堡垒。伤过以后,它就再也不会受伤了,成了身体最坚硬的部位,让我们可以更顽强地面对人生,迎接挑战。
树疤让我想起了一位德国哲学家的话:“凡是杀不死我们的打击,都使我们变得更强壮。”
解析:
这也是个象征型的话题。材料由“我”做木匠时碰到木板上的伤疤之事,引出父亲对伤疤的看法:“人也一样,身上的伤疤往往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接着补充阐述“人生在世谁都有受伤的可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伤疤”。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话题中的“伤疤”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象征着人生路途上的种种坎坷、不幸、遭遇等。认识到这一点,才是真正把握了话题的内涵,认识了话题所隐含的要求。如果停留在伤疤的本义上,就伤疤论伤疤,讲述自己身上有多少个伤疤,那显然是不符要求的。立意可着重叙述自己感人至深的不幸境遇,可以阐述自己对待人生坎坷的认识,体现不同流俗的人生境界;也可以论述伤疤与坚强之间的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