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发现客人在房内烧香拜佛,怎么办?
烧香拜佛伤伊玛尼吗?
(二)
某报刊登一张《瞎子给明眼人指路》的漫画,讽刺那些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某些明眼人,为了自己的前途、金钱、爱情而求助于算命先生。近日,在北京植物园,除了踏青赏花的市民外,还多了一些大学生去卧佛寺烧香。周末两天的北京植物园迎来了数万人踏青赏花,而在其公园内的卧佛寺更是香烟缭绕,人头攒动。记者意外地发现,拜佛烧香的游客中还有不少年轻人,上去一问,原来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烧香的理由是“卧佛寺就是英语office的谐音,到这里来烧香拜佛能让自己找份好工作。”一位来自海淀某著名高校的哲学系学生王小姐在毕恭毕敬地烧香祷告之后,神情显得很开朗。当记者过去搭讪时,她无奈地说:“反正周末没事,也就顺道来烧香看看灵验不灵验。”据她说,她今年面临毕业,而她的专业要选一个理想的单位很难,一听说有人经常去卧佛寺烧香拜佛,也就跟着来了。不过最后她表示,她不太相信这个,可最终还是拧不过同学就跟着过来了。“除了一些大学生来烧香外,竟然也有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这里来烧香,跟去孔庙烧香拜佛一样。”北京植物园卧佛寺的工作人员说。处于21世纪的今天,相信命运的人仍然大有人在,特别是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们,仍然把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神明。
针对上述材料,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实生活中,同样是生病,有的人去医院打针吃药,有的人去寺院烧香拜佛。这两种不同的治病方式,根源于各人的
A:方法论不同 B:世界观不同 C:哲学体系不同 D:生活经验不同
考试前,一些考生的家长来到寺庙烧香拜佛,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高分”、“金榜题名”。考好考坏,关键在考生,在课堂,但绝不会在“烧香拜佛”中。对于这种迷信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抵制。这是因为
A: 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 B: 迷信思想既包含积极的因素,又包含消极的因素 C: 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缺乏明确的世界观 D: 错误的思想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总是当自己家的亲人生病时,采取烧香拜佛的做法去救治。你问她(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他)会回答从小到大看到祖辈们都是这样做的。如果你是一个懂科学知识的青年,生病后你一定会去医院看医生,采取打针吃药的办法去治疗。
请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两种不同做法。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意识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二是意识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烧香拜佛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并且这种世界观是在自身的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一个懂科学知识的青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是意识决定物质,而是物质决定意识,生病后去医院看医生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懂科学知识的青年,生病后去医院看医生,是认为打针吃药的办法可以治疗人的疾病,人们可以对病理问题进行认识,是一种可知论。
【解析】本题主要是通过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烧香拜佛的做法来考查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懂科学的年轻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在生病的时候就不会烧香拜佛而是去医院找医生,这体现的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两个人群就是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角度来进行分析的。
希望通过烧香拜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因为 ①神灵观念完全是人们主观臆造的 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西山著名的古老寺院,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距今已1300多年。清雍正年间赐名十方普觉寺,因卧佛名盛,反而忽略本名,通称“卧佛寺”。希望通过烧香拜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因为 ①神灵观念完全是人们头脑自行生成的 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卧佛寺”是英语office(办公室)的谐音。有人认为想进办公室做白领就要到“卧佛寺”烧香拜佛。对此,你认为这种说法违背了事物联系的 ( )
A:多样性 B:普遍性 C:客观性 D:条件性
“卧佛寺”是英语office(办公室)的谐音。有人认为想进办公室做白领就要到“卧佛寺”烧香拜佛。对此,你认为这种说法违背了事物联系的
A:多样性 B:客观性 C:普遍性 D: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