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秋天景象的话。(60字以内)(4分)
金黄 丰硕 飘香 天高云淡 秋色宜人 心旷神怡
答:
(4分)答案示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看那金黄的稻谷随风翻飞起了麦浪,丰硕的瓜果在田间枝头露出了笑颜,令人心旷神怡。秋风飒爽,天高云淡,农民感叹秋色宜人,更欣喜于辛劳过后丰收的幸福。
(说明:20个字以内用对2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2分,用对1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1分;30个字以内用对2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3分,用对1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2分;
40 ~ 60字,用对2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满分,用对1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3分,用对1个词语、不用修辞手法给2分。)
从修辞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2分)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 ) (2分)
A: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 B: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C: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D:竹菊梅兰可养性 琴棋书香养耐性
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海洋。 B: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 C:我回到家,母亲早已迎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D:杰利看起来好像有点儿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4分)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3)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1)互文 (2)借代 (3)引用 (4)反问【(1)(2)(3)题中皆有对偶修辞方法的运用,写上的也可,但必须有答案上的修辞方法才能得分。】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线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了的春天的温柔、甜美。) 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有好处。) D:标题为文章之冠。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时,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当刚钻出地面的麦苗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时,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在冬季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家人们亲切地聚集一堂,围炉而坐,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看电视,从容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A:选段中把“阳光”比喻成“璀璨的钻石”,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明亮耀眼。 B:选段中把“麦苗”拟人化,用它们“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麦苗在冬雪的保护下,安静而舒适地生长的样子。 C:选段中运用“当……时”的排比句式,语气连贯地写出各种景物的变化,表明了冬天到来时的美好情状。 D:“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了家人们围炉而坐,欢度冬夜时那发自内心的快乐。
找出与其它三句修辞手法不的一项 ( )
A: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详地睡着,只等着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D: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从下面备用词语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描写一下学校每周一升国旗的情景。(80字以内;请你在所写内容中用下划线标明你所选的词语。)(6分)
静穆 凝成 端凝 热血沸腾 油然而生 鹤立鸡群 猎猎作响
(6分,词语运用正确每个1分,修辞1分,内容2分,表达1分,如果未标明所选词语,扣1分。)
端凝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唱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热血沸腾;听着校长的讲话,我们备受鼓舞。(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