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修辞不恰当,影响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A:崇高的友谊是人生乐章的一个音符,没有它,不成曲调。 B:看见这样好的麦苗就闻到面包的香味了。 C:蟋蟀在窗下大声欢叫,我在灯前认真地复习功课。 D:没有阵痛,历史就不能向前迈步。
下列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辫子姑娘成了舞会上灿烂的明星,所有人的目光都围绕着她转,宛如电子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旋转一样。 B:爸爸喜欢唱郭兰英、李双江,女儿喜欢唱张学友,爷爷喜欢唱红线女,家庭会议后决定,每人轮流唱一首。 C:老通头顺手牵羊拿走了公司的一只计算器,老伴知道了说:“不要拿公司的一针一线,给人知道了多没脸面。”“这又不是一针一线,要是一针一线我还真不拿呢!”说完,老通头狡黠地笑了笑。 D:残月像一片薄冰漂在沁凉的夜色里。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四个比喻句,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色的晨雾地样温柔①;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②;又像朝阳跃出平静的海面③;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④,像荷花飘零在水上。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没有毛病一项是
A:东方渐明,天空万道霞光,美丽壮观,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B:我们的团支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模范,学习的楷模。 C:他们个个身强力壮,如狼似虎地奔跑在足球场上。 D:孙淑伟在跳板与水面之间描画出一连串从容的曲线……
对下面四句话的分析说明,有错的一项是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③寒贴万户月如水,塞雁一声霜满天。 ④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A:四句话中用了以水喻月的比喻手法,形象贴切。 B:四句话中①句以动写静,表现月光的质感,②③两句主要从光色冷暖着眼,表现月光的寒凉,④句从亮度方面着眼,表现月光的清澈透明。 C:四句话都不是孤立的描写月色,而是用其他事物衬托映照,从而突出作者对美好月色的赏爱之情。 D:四句都不是为写月而写月,而是借写月抒发自己在特定时代中、特定情势下的特定心绪。
对下列古诗词中加点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天镜”、“海楼”写荆门一带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写法)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赋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它对话,是拟人写法) 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惊风雨”、“泣鬼神”赞扬李白诗才出众,是夸张写法) D: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轻舟短棹”写泛舟游湖,景色迷人,是借代写法)
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茶馆》中的王利发,摇着头对老主顾说:"'茶钱先付',说出来都烫嘴。" B:听说有人在背地里捣鬼,他气得浑身都发紫了。 C:他们爽朗的笑声,落到水面上,河水跟着笑起来。 D: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从下列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秋天景象的话。(60字以内)(4分)
金黄 丰硕 飘香 天高云淡 秋色宜人 心旷神怡
答:
(4分)答案示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看那金黄的稻谷随风翻飞起了麦浪,丰硕的瓜果在田间枝头露出了笑颜,令人心旷神怡。秋风飒爽,天高云淡,农民感叹秋色宜人,更欣喜于辛劳过后丰收的幸福。
(说明:20个字以内用对2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2分,用对1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1分;30个字以内用对2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3分,用对1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2分;
40 ~ 60字,用对2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满分,用对1个词语、一种修辞手法给3分,用对1个词语、不用修辞手法给2分。)
从修辞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2分)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 ) (2分)
A: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 B: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C: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D:竹菊梅兰可养性 琴棋书香养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