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7岁,因“间断性心前区疼痛12年,加重半年”来诊。卧床休息时心前区疼痛时常发作,下床活动后发作频繁。既往强直性脊柱炎42年,高血压35年,糖尿病21年。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强直性脊柱炎,心功能Ⅳ级。目前口服氢氯噻嗪,格列本脲和阿司匹林。查体:体重85 kg;意识清醒,合作,HR 76次/min,律齐。BP 186/98 mmHg;R 19次/min,双肺呼吸音清。头颈部不能活动,颈前曲200左右,平卧需枕2个枕头。四肢活动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肝颈静脉回流征(-)。ECG: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S-T段下移;胸部X线片:肺纹理增多;彩色超声心动图: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尖部钙化,EF 55%;心导管造影:左旋支狭窄84%,对角支狭窄91%。血糖14 mmol/L,其他常规和生化检查基本正常。拟行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给患者用β-受体阻滞药物,叙述正确的是
A:β-受体阻滞药物对冠心病患者不利 B:超短效β-受体阻滞药物如艾司洛尔在心功能减弱的患者中不安全 C:β-受体阻滞药物可降低心肌氧耗 D:β-受体阻滞药物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分布,增加缺血区的氧量 E:β-受体阻滞药物可抑制血小板凝集活性,减少血管收缩因素 F:β-受体阻滞药物可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不利于氧向组织中释放
患者,男,67岁,8年前患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近2个月快速行走时发生胸痛,休息片刻即可减轻,近2日休息时也有胸痛发作,有时持续20分钟才能缓解,未发作时心电图正常。
提示:如果患者为明确疾病严重程度行冠状动脉造影 提问:术中不正确的是
A:术中可以应用阿昔单抗 B:术前可以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 C:术前抗凝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与静脉普通肝素至少相当 D:可能大血管未见明显狭窄 E:应在入院后尽快行造影检查
测量血压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袖带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B:听诊器胸件置于肘横纹下2cm处 C:测量前患者需休息片刻 D: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cm E:放气以每秒0.5kPa的速度使汞柱缓慢下降
患者,男,68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0余年。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热,体温最高为38.3℃,伴胸闷,心悸,气短,上5层楼梯需中间休息5分钟,自服感冒药后未见改善,急诊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衰,肺部感染"收入院。
患者目前的心功能分级属于
A:心功能I级 B:心功能II级 C:心功能III级 D:心功能Ⅳ级 E:心功能Ⅴ级
患者,女性,52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10余年。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热,胸闷,心悸,气短,上3层楼梯需中间休息5分钟,自服感冒药后未见改善,急诊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收入院。
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是
A:肺部感染 B:心律失常 C:缺乏休息 D:恶劣的气侯 E:用药不当
患者,女,55岁。主诉阴道口脱出肿物已2年,休息时能还纳,近10天来,休息后亦不能回纳,大笑,咳嗽时有小便流出,伴尿频,每次解尿量不多。妇科检查:会阴I2度陈旧性裂伤,阴道前壁有膨出,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于阴道外,子宫正常大小,两侧附件未触及。
对患者术后活动与休息的指导,下列哪项不正确
A: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B:术后6小时后协助患者翻身,被动活动肢体 C:术后卧床休息7~10天 D:术后卧床休息,宜取半卧位 E:术后卧床休息7~10天,应以平卧位为宜
某男性患者,24岁,下颌前突畸形欲行下颌修整术,哮喘病史十余年,常于春季发生支气管痉挛,需预防性使用支气管扩张药,术前检查无明显喘息。
患者手术及麻醉维持期间顺利,有关拔管处理哪项最佳
A:由于为口腔内手术,应等患者完全清醒后再拔管 B: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导管以避免患者呛咳,且气管导管在气管内的刺激容易诱发哮喘 C: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潮气量及呼吸频率正常,气管内无分泌物,即可在深麻醉下拔管 D:观察伤口渗血肿胀的情况,评判呼吸系统状况,深麻醉下吸引气管内及口腔内分泌物,充分供氧,拔管前吸入β
受体激动剂 E:观察伤口渗血肿胀的情况,深麻醉下吸引气管内及口腔内分泌物,充分供氧,拔管前吸入β
受体激动剂
化疗前需准确测量患者体重的目的是
A:精确计算输入量 B:精确计算药物剂量 C:精确计算患者饮食需要量 D:确定化疗的疗效 E:精确估计液体平衡
测量血压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测量前患者需休息片刻 B:袖带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C: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cm D:听诊器胸件置于肘横纹下2cm处 E:放气以每秒0.5kPa的速度使汞柱缓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