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6-2-4-4,绝经10余年,不规则阴道出血6个月。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型超声:子宫正常大小,宫腔略扩大,少量积液,内膜菲薄,可见点状血流。
最终组织学诊断为(提示 子宫切除手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内膜菲薄,肌层切面见散在灰白细腻小结节,直达浆膜层。镜下见类似刮宫组织的腺样结构不规则穿插于平滑肌组织间,腺样结构清晰,腺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侵犯脉管,穿透浆膜层,宫颈无累及,双附件未见特殊改变。)
A:子宫腺肌病 B:子宫内膜癌累及腺肌病 C: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 D:子宫内膜样癌腺II级 E: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F:属于I型子宫内膜癌 G:属于II型子宫内膜癌 H:转移性癌
患者女,65岁,6-2-4-4,绝经10余年,不规则阴道出血6个月。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型超声:子宫正常大小,宫腔略扩大,少量积液,内膜菲薄,可见点状血流。
根据最新的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FIGO,2009年),该病例应诊断为
A:子宫内膜样癌I1A期 B:子宫内膜样癌I1B期 C:子宫内膜样癌I2期 D:子宫内膜样癌I3A期 E:子宫内膜样癌I3B期 F:子宫内膜样癌I3C期 G:不予分期
女,55岁,因绝经5年后不规则阴道流血3天后就诊,妇科检查提示:子宫颈光滑,子宫体中位比正常稍大,两侧附件正常。
入院后行分段诊刮术,发现子宫颈管无明显异常,子宫腔深9cm,病理报告:子宫内膜腺癌II级。引起子宫内膜癌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B:遗传因素: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C: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 D:不孕,不育妇女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E:易发生于绝经延迟的妇女 F:与种族,地理环境有关 G:与多产,过早性生活,性生活紊乱有关
女,55岁,因绝经5年后不规则阴道流血3天后就诊,妇科检查提示:子宫颈光滑,子宫体中位比正常稍大,两侧附件正常。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有
A:子宫内膜腺癌有多种细胞类型 B:子宫内膜样腺癌 C: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状上皮化生 D:浆液性腺癌 E:透明细胞癌 F:鳞腺癌
女,55岁,因绝经5年后不规则阴道流血3天后就诊,妇科检查提示:子宫颈光滑,子宫体中位比正常稍大,两侧附件正常。
子宫内膜癌需与下列哪些疾病作鉴别诊断
A: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B:老年性阴道炎 C:子宫内膜息肉 D:子宫黏膜下肌瘤 E:原发性输卵管癌 F:子宫颈管癌,子宫肉瘤 G: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宫腔积脓
35岁妇女,孕3产2,普查发现盆腔包块3天就诊,无特殊不适,查外阴阴道(-),宫颈光滑,大小质地正常,子宫前位,稍大,右侧扪及一个孕3个月大小包块,有囊性感,活动尚可
B超检查发现: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右侧有一12cmx14cmx9cm大小液性暗区,中有强光团,血清LDH5.4x10
U/L,哪项诊断最佳
A:卵巢畸胎瘤 B:子宫浆膜下肌瘤 C: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D:卵巢纤维瘤 E:无性细胞瘤
女,55岁,因绝经5年后不规则阴道流血3天后就诊,妇科检查提示:子宫颈光滑,子宫体中位比正常稍大,两侧附件正常。
入院后行分段诊刮术,发现子宫颈管无明显异常,子宫腔深9cm,病理报告:子宫内膜腺癌I2级。引起子宫内膜癌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B:遗传因素: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C: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 D:不孕,不育妇女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E:易发生于绝经延迟的妇女 F:与种族,地理环境有关 G:与多产,过早性生活,性生活紊乱有关
35岁妇女,孕3产2,普查发现盆腔包块3天就诊,无特殊不适,查外阴阴道(-),宫颈光滑,大小质地正常,子宫前位,稍大,右侧扪及一个孕3个月大小包块,有囊性感,活动尚可
B超检查发现: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右侧有一12cmx14cmx9cm大小液性暗区,中有强光团,血清LDH5.4x10
U/L,哪项诊断最佳
A:卵巢畸胎瘤 B:子宫浆膜下肌瘤 C: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D:卵巢纤维瘤 E:无性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