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预计可能会出错的事情,往往一定会出错。”“一件事情出错,其他事情也跟着错。”类似的话在揭示人们什么()
A:决策的制订与实施一定要果断且富有信心,否则就很难实现。 B:制订计划应树立起权变的意识,问题出现时应立即制定出相应的应变计划 C:应变计划的制定是计划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应在计划过程中及早予以考虑,不能等到出现问题时再仓促应对。 D:要注意认真分析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以期得到正确的结论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__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设有两个事务T1、T2有如下调度,产生的不一致性是()
步骤 T1 T2
1 读A=100
2 读A=100
3. A=A+10写回
4. A=A-10
A:丢失修改 B:不可重复读 C:读脏数据 D:幻影读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 B C D
A:A B:B C:C D:D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 B C D
A:A B:B C:C D:D
英语目前是世界上不同语言群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这种交流是文化间的知识交流,它的 是存在着分离的文化。换句话说。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是处理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方式,而不是 它们的方式。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达 同化 B:特征 隔绝 C:基础 统一 D:前提 消灭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④⑥,②③⑤
把下面的6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④⑥,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