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某市财政局派出检查组对成阳市某国有大型企业甲(以下简称"甲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检查中了解到以下情况: (1)2011年3月10日,甲企业收到一张由甲企业和乙企业共同负担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甲企业会计人员A根据该原始凭证及应承担的费用进行财务处理,并保存该原始凭证;同时应乙企业的要求将该原始凭证的复印件提供给乙企业用于账务处理。 (2)2011年6月10日,经会计机构负责人B批准,本厂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C将部分会计档案复制给丙企业。 根据材料,选择下列符合题意的选项:
下列关于档案室工作人员C将会计档案复制给丙企业的做法,观点正确的是( )。
A:会计档案不仅能提供查阅和复制,原件也可以直接借出 B:不仅需要经过会计机构负责人批准,还要经过档案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批准后才能查阅和复制 C:首先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在不拆散原卷册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但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D:工作人员C的做法及其处理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某企业高级经理,部门经理,业务主管和销售人员四类岗位年初的员工数量分别为10人,30人,50人和80人。年内这四类岗位员工之间的变动概率如下表所示。已知企业产销量与销售人员成正相关关系,据历史资料得知回归系数a=8,b=8.5(视产销量为自变量),明年企业计划实现销售10万吨。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企业部门经理的内部供给量为( )人。
A:30 B:26 C:25 D:24
某企业领导班子正在组织研发部经理,财务部经理等部门经理分析研究某设备的更新问题。该设备的费用由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两部分组成,设备的原始价值为80000元,每年低劣化增加值为2500元,更新时残值为19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对设备费用正确的认识是( )。
A:投资费用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延长,其分摊费用将逐年减少 B:投资费用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延长,其分摊费用将逐年增加 C:由于有形磨损造成的设备低劣化,经营费用将逐年减少 D:由于有形磨损造成的设备低劣化,经营费用将逐年增加
某企业领导班子正在组织研发部经理,财务部经理等部门经理分析研究某设备的更新改造问题,该设备的原始价值为80000元,每年低劣增加值为2500元,更新时的残值为19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设备费用由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两部分组成,该企业对设备费用正确的认识是( )。
A:该设备的投资费用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延长,其分摊费用将逐年减少 B:该设备必须使用到经济寿命结束时再进行更新才合理 C:在正常使用,维护和保养的条件下,该设备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时间是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D:由于有形磨损造成的设备低劣化,该设备的经营费用将逐年增加
某公司销售部对4名销售经理进行考核,按照规定,销售经理年销售额完成200万元的绩效考核结果为合格,结果4名销售经理的绩效考核都为合格。该公司的绩效考核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个人述职,然后由总经理,部门员工以及其他同事对这4名销售经理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第二阶段则由公司组织专家对这4名销售经理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上表,该公司工作绩效最好的销售经理是( )。
A:张经理 B:王经理 C:李经理 D:赵经理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大型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m³/年。厂区外设有原油储罐区,在厂区内设有成品油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油品通过输油管道、铁路及公路运输,并将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储存区和生活区分开设置,厂区内外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消防水源、消火栓给水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确保消防安全,企业采取了下列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成立了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由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消防安全责任人,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安环部为消防安全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该企业厂内和厂外储油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厂内所有甲乙类生产装置或厂房、变(配)电站、易燃可燃材料仓库等均被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设立了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配置了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建立健全了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以及保障消防安全的逐级岗位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与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并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消防设施、器材,确保其完好有效;单位对进厂的每一个员工均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并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设立了企业专职消防队,并在各个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成立了义务消防队,制定了灭火预案,适时开展消防演习和演练;对开展消防工作有功或有过的人员及时予以奖惩。
( )单位应当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A:机关 B:团体 C:企业 D:事业 E:在中国国境以外施工的企业
某工程,实施工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一批工程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审查了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了检验,确认材料合格后,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署意见后,连同质量证明文件一起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事件2:工程开工后不久,施工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离职,致使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工作由项目副经理负责。
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时发现,其《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仅附有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类似工程业绩,随即要求施工 单位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事件4:施工单位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地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且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便立刻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施工单位解释:为保证施工工期,调整了原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顺序,保证不存在安全问题。总监理工程师现场察看后认可施工单位的解释,故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措施。结果,由上述隐患导致发生了安全事故。
问题:
指出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不妥之处:应该是材料进场后,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原材料报验单,向监理工程师报验,监理工程师根据合同约定,对该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者做平行检验,合格后,才能够同意使用。
某工程,实施工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一批工程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审查了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了检验,确认材料合格后,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署意见后,连同质量证明文件一起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事件2:工程开工后不久,施工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离职,致使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工作由项目副经理负责。
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时发现,其《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仅附有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类似工程业绩,随即要求施工 单位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事件4:施工单位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地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且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便立刻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施工单位解释:为保证施工工期,调整了原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顺序,保证不存在安全问题。总监理工程师现场察看后认可施工单位的解释,故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措施。结果,由上述隐患导致发生了安全事故。
问题:
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和建设单位应如何处置?
施工单位应该派遣同等资质、履历与能力的项目经理,并经过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正式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某工程,实施工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一批工程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审查了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了检验,确认材料合格后,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署意见后,连同质量证明文件一起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事件2:工程开工后不久,施工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离职,致使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工作由项目副经理负责。
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时发现,其《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仅附有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类似工程业绩,随即要求施工 单位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事件4:施工单位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地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且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便立刻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施工单位解释:为保证施工工期,调整了原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顺序,保证不存在安全问题。总监理工程师现场察看后认可施工单位的解释,故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措施。结果,由上述隐患导致发生了安全事故。
问题:
事件3中,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哪些资格证明材料?
还要补充的材料为:资质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分包单位项目经理授权书、安全生产协议、分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