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会展中心工程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24m,总建筑面积98000㎡,钢桁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该建筑一层层高12m,建筑面积85400㎡,主要使用性质为登录大厅、主会议厅、六个展览厅、厨房及设备用房;二层建筑面积12600㎡,主要使用性质为会议室及设备用房。该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特殊需要,共划分为15个防火分区。首层有10个防火分区(图3-43-1),二层有5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均大于5m。本项目中除防火分区划分、疏散设计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之外,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器材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本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为了解决登录大厅内部疏散距离过长、二层会议室楼梯在首层无直接对外出口的问题,将首层大、小展览厅之间的多条通道通过防火墙、防火卷帘分隔,火灾时自动加压送风构成安全疏散通道。针对展览厅防火分区面积扩大问题,通过提高烟控系统的设计水平,并经数值模拟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来解决。
展览厅内的可燃物包括可燃展览物品、宣传材料、电器缆线、布置展位的可燃家具器材等。可燃装饰材料也是潜在的火灾危险源。布置展位的材料基本为丙类固体可燃材料。在上述物品中最具火灾危险性的可燃物是某些展览物品,并且很难预料,因为展出的物品比较繁杂,可能包括衣服、书籍、食品等各式商品,而且展出物品的数量也不确定。当展出物品为家具及装饰时,展览厅的火灾荷载密度最大,一般为( )MJ/㎡。
A:500 B:400 C:300 D:200
根据材料回答题
一、情景描述
某会展中心工程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24m,总建筑面积98000 ㎡,钢桁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该建筑一层层高12m,建筑面积85400 ㎡,主要使用性质为登录大厅、主会议厅、六个展览厅、厨房及设备用房;二层建筑面积12600㎡,主要使用性质为会议室及设备用房。该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特殊需要,共划分为15个防火分区。首层有10个防火分区(图3-43-1),二层有5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均大于5m。本项目中除防火分区划分、疏散设计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之外,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器材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本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为了解决登录大厅内部疏散距离过长、二层会议室楼梯在首层无直接对外出口的问题,将首层大、小展览厅之间的多条通道通过防火墙、防火卷帘分隔,火灾时自动加压送风构成安全疏散通道。针对展览厅防火分区面积扩大问题,通过提高烟控系统的设计水平,并经数值模拟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来解决。
二、关键知识点
(一)性能化设计评估的管理流程
1)建设单位提交申请材料。
2)工程项目管辖地公安消防机构初审核。对经初审同意的,书面报送省级公安消防机构。省级公安消防机构作出是否同意进行性能化设计评估的复函。
3)建设单位委托符合条件的性能化设计评估单位进行性能化设计评估。
4)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性能化设计评估单位和公安消防机构共同研究确定消防安全目标及性能判据。
5)对于性质重要的工程项目的性能化设计评估,可根据需要由另一家性能化设计评估单位进行复核评估。
6)性能化设计评估工作完成后,建设单位提交申请召开论证会的材料。
7)工程项目管辖地公安消防机构初审。对经初审同意的,书面报送省级公安消防机构。
8)省级公安消防机构作出是否组织专家论证的决定,如同意则由省级公安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9)当专家组认为设计方案存在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或专家意见存在较大分歧时,应作进一步研究,修改完善后,由省级公安消防机构再次组织专家论证。
10)专家论证会组织单位应将专家组论证意见形成专家论证会议纪要,并印发有关单位。
(二)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目标
1)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在火灾条件下,保证建筑物内使用人员以及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3)建筑物的结构不会因火灾作用而受到严重破坏或发生垮塌,或虽有局部垮塌,但不会发生连续垮塌而影响建筑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4)减少由于火灾而造成的商业运营、生产过程的中断。
5)保证建筑物内财产的安全。
6)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不会引燃其相邻建筑物。
7)尽可能减少火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目标视其使用功能、性质及建筑高度而有所区别,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上述几个目标中确定一个或者两个目标作为主要目标,并列出其他目标的先后次序。例如,对于人员聚集场所或旅馆等公共建筑,其主要目标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对于仓库,则更注重于保护财产和建筑结构的安全。
(三)火灾场景的确定原则
火灾场景应根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选择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作为设定火灾场景。例如火灾发生在疏散出口附近并令该疏散出口不可利用、自动灭火系统或排烟系统由于某种原因而失效等。
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一般为最有可能发生,但火灾危害不一定是最大的火灾场景;或者火灾危害大,但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火灾场景。
(四)不同类型建筑的火灾荷载密度确定
火灾荷载密度是指单位建筑面积上的火灾荷载。火灾荷载密度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衡量建筑物室内所容纳可燃物数量多少的一个参数,是研究火灾全面发展阶段性状的基本要素。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火灾荷载密度直接决定火灾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建筑物内的可燃物可分为固定可燃物和容载可燃物两类。固定可燃物的数量很容易通过建筑物的设计图样准确地求得。容载可燃物数量很难准确计算,一般由调查统计确定。
三、注意事项
展览厅内展位如连续布置,一旦发生火灾,火灾将蔓延迅速。因此,应当合理布置展位,形成顺畅的疏散通道。展览厅的有利条件是空间高、储烟能力大,人员疏散受火灾烟气影响较小。
登录大厅作为人员集散的场所,不利条件是人数多,有利条件是可燃物分散摆放、空间开敞、净高大、疏散出口清晰,人员疏散较为有利。
展览厅内的可燃物包括可燃展览物品、宣传材料、电器缆线、布置展位的可燃家具器材等。可燃装饰材料也是潜在的火灾危险源。布置展位的材料基本为丙类固体可燃材料。在上述物品中最具火灾危险性的可燃物是某些展览物品,并且很难预料,因为展出的物品比较繁杂,可能包括衣服、书籍、食品等各式商品,而且展出物品的数量也不确定。当展出物品为家具及装饰时,展览厅的火灾荷载密度最大,一般为( )MJ/㎡。
A:500 B:400 C:300 D:200
某出境展览会办展单位将两批展品及相关展览用品以空运方式运经德国法兰克福,拟分别参展于柏林和维也纳的两个国际会展,展期均为6个月(属海关行政许可项目)。
考虑到在柏林参展的展品采用展销结合的方式,且销路尚好;而在维也纳参展的展品,因受该国进口制度的影响,展品能否留购,尚无定论,故办展单位对参展于柏林和维也纳两个国际会展的展品及相关展览用品分别以“一般贸易”和“展览品”的贸易方式申报出口。
两批参展商品及相关展览用品出境后,其中已按“一般贸易”方式报关出境的展品及相关展览用品,因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部分展品无人问津,展会结束后,即在规定期限(1年)内退运境内;而按“展览品”贸易方式报关出境的部分展品,却因价廉物美,在展出期间即被订购。
因维也纳国际会展延期,部分参展展品未能在规定期限复运进境。
根据上述案例,解答下列问题:
运往维也纳参展的部分展品在展出期间即被订购,应按下列规定报关
A:在复运进境期限届满30个工作日前向主管海关申请办理正式出口手续 B:向海关提交“展览品清单” C:需缴纳出口关税的,适用海关接受该企业再次填写报关单办理出口手续之日实施的税率 D:对属出口许可制度管理范围的,应提交有关许可证件
作业空间与作业场所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作业空间范围比作业场所范围大 B:作业空间范围比作业场所范围小 C:作业空间范围与作业场所范围一样 D:作业空间与作业场所没有可比性
某出境展览会办展单位将两批展品及相关展览用品以空运方式运经德国法兰克福,拟分别参展于柏林和维也纳的两个国际会展,展期均为6个月(属海关行政许可项目)。
考虑到在柏林参展的展品采用展销结合的方式。且销路尚好;而在维也纳参展的展品,因受该国进口制度的影响,展品能否留购,尚无定论,故办展单位对参展于柏林和维也纳两个国际会展的展品及相关展览用品分别以“一般贸易”和“展览品”的贸易方式申报出口。
两批参展商品及相关展览用品出境后,其中已按“一般贸易”方式报关出境的展品及相关展览用品,因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部分展品无人问津,展会结束后,即在规定期限(1年)内退运境内;而按“展览品”贸易方式报关出境的部分展品,却因价廉物美,在展出期间即被订购。
因维也纳国际会展延期,部分参展展品未能在规定期限复运进境。
根据上述案例,解答下列问题:
运往维也纳参展的部分展品在展出期间即被订购,应按下列规定报关:
A:在复运进境期限届满30个工作日前向主管海关申请办理正式出口手续 B:向海关提交“展览品清单” C:需缴纳出口关税的,适用海关接受该企业再次填写报关单办理出口手续之日实施的税率 D:对属出口许可制度管理范围的,应提交有关许可证件
来华展览会在举办之前,主办单位应持举办展览会的有关批准文件以及列明( )等事项的资料送展出地主管海关。
A:展览会名称 B:展出商品 C:展出地点、时间 D:主办单位
某出境展览会办展单位将两批展品及相关展览用品以空运方式运经德国法兰克福,拟分别参展于柏林和维也纳的两个国际会展,展期均为6个月(属海关行政许可项目)。
考虑到在柏林参展的展品采用展销结合的方式,且销路尚好;而在维也纳参展的展品,因受该国进口制度的影响,展品能否留购,尚无定论。故办展单位对参展于柏林和维也纳两个国际会展的展品及相关展览用品分别以“一般贸易”和“展览品”的贸易方式申报出口。
两批参展商品及相关展览用品出境后,其中已按“一般贸易”方式报关出境的展品及相关展览用品,因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部分展品无人问津,展会结束后,即在规定期限(1年)内退运境内;而按“展览品”贸易方式报关出境的部分展品,却因价廉物美,在展出期间即被订购。
因维也纳国际会展延期,部分参展展品未能在规定期限复运进境。 根据上述案例,解答下列问题:
|
运往维也纳参展的部分展品在展出期间即被订购,应按下列规定报关:
A:在复运进境期限届满30个工作日前向主管海关申请办理正式出口手续 B:向海关提交“展览品清单” C:需缴纳出口关税的,适用海关接受该企业再次填写报关单办理出口手续之日实施的税率 D:对属出口许可制度管理范围的,应提交有关许可证件
来华展览会在举办之前,主办单位应持举办展览会的有关批准文件以及列明( )等事项的资料送展出地主管海关。
A:展览会名称 B:展出商品 C:展出地点、时间 D:主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