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的病例和对照均来自某医院的住院病例。由于病例与对照所患疾病的入院率不同而带来了偏倚。
此种偏倚称为
A:伯克森偏倚 B:检出偏倚 C:奈曼偏倚 D:易感性偏倚 E:无应答偏倚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的病例和对照均来自某医院的住院病例。由于病例与对照所患疾病的入院率不同而带来了偏倚。
此种偏倚属于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抽样误差 E:操作误差
在社区中进行流行病学随访调查时,由于研究对象搬迁而造成偏倚
这类偏倚为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回忆偏倚 E:失访偏倚
下面关于光板灵敏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开局过程时,保证光板接收的最小光功率为光板的接收灵敏度就可以了。 B:光板的接收灵敏度是在一定误码率的情况下测得的,在此情况下无法保证长期运行不产生误码。 C:光接收灵敏度只和光板的收光模块有关,和光板的发光模块无关。以上都错。
以下关于2.5G光板的描述,错误的是()。
A:2.5G短距光板,国标要求发送光功率在-5~0dBm,过载点为0dBm; B:2.5G长距光板,国标要求发送光功率在-3~+2dBm,过载点为-9dBm; C:短距光板与长距光板的发光波长不一样,如果混用,会导致接收到的波长与收光模块的工作波长不匹配,所以即使距离很近也不能混用; D:由于长距光板的收光模块使用的是APD管,如果收到光功率在过载点以上的强光会影响APD管的寿命。
当两块光板对接后ECC不通,应检查如下数据:()
A:光板速率 B:ECC端口使能 C:使用的DCC字节 D:光板存在告警
以下关于2.5G光板的描述,错误的是()
A:短距光板与长距光板的发光波长不一样,如果混用,会导致接收到的波长与收光模块的工作波长不匹配,所以即使距离很近也不能混用; B:2.5G短距光板,国标要求发送光功率在-5~0dBm,过载点 C:为0dBm; D:2.5G长距光板,国标要求发送光功率在-3~+2dBm,过载点为-9dBm; E:由于长距光板的收光模块使用的是APD管,如果收到光功率在过载点以上的强光会影响APD管的寿命。
下面关于光板灵敏度和过载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局中,要求光板处测量到的“实际接收光功率”大于该光板的灵敏度指标值3dB,小于该光板的过载光功率指标值5dB; B:光板接收灵敏度是在一定误码率情况下测得的,接收光功率在灵敏度附近,设备长期运行可能产生误码; C:光接收灵敏度只和光板的收光模块有关,和光板的发光模块无关; D:国标规定,S4.1光接口的过载点是0dBm。
设备某光板收到RLOS告警,可能原因()
A:该光板连接的光缆断 B:对端设备光板发模块损坏 C:本端光板坏 D:由AU-AIS告警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