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
据徐柯《可言》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 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 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改元剪辫文告》:“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限二十日,一律剪除(辫子)净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留辫”与“剪辫”是“__”与“共和”的根本分歧 B:“剪辫”是革命斗争最彻底的表现 C:“剪辫”是革命成功的外在体现 D:习俗变迁是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
正手辫与反手辫的效果不同,正手辫辫型()
A:突出 B:收敛 C:简易 D:夸张
线辫
关于马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指围绕终丝周围的腰、骶、尾神经根 B:位于硬膜外隙 C:位于椎管内,一般上端在第4腰椎以下 D:没有脊神经节相连 E:马尾中最中心的一根是含混合性神经的终丝
马尾
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