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A:高产和优质特性 B:性状和特性 C:抗性和高产特性 D:优质特性
茶树扦插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A:早生早采的特性 B:晚生迟采的特性 C:高产和优质的特性 D:性状和特性
高炉炼铁的生产方针是高产、优质、长寿和()。
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60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钴60的γ辐射用于育种的方法属于 育种。
(2)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
杂交一: P.:♀非高产、优质、抗盐×♂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 F1 高产、优质、抗盐 ↓ F2 高产、优质、抗盐 9 非高产、优质、抗盐 3 高产、非优质、抗盐 3 非高产、非优质、抗盐 1 |
杂交一: P.:♀高产、非优质、不抗盐×♂非高产、优质、抗盐 ↓ F1 高产、优质、不抗盐 ↓ F2 高产、优质、不抗盐 9 非高产、优质、不抗盐 3 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3 非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1 |
①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基因位于 对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 (能、不能)配对。
②抗盐性状属于 遗传。
(3)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高蛋白(纯合)植株和低蛋白植株(或非高蛋白植株)杂交。
预期结果:后代(或F1)表现型都是高蛋白植株
②步骤2: 。
预期结果 。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 与 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1)诱变
(2)①两 (或不同)不能
②细胞质(或母系)
(3)2测交方案:用F1:与低蛋白植株杂交
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1:1(或自交方案:F1自交;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3:1) ③实验结果 预期结果
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60的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请完成下列问题:
(1)钴60的辐射用于育种的方法属于 育种。
(2)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
杂交一
P ♀非高产、优质、抗盐 × ♂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
F1 高产、优质、抗盐
↓
F2 高产、优质、抗盐:高产、优质、抗盐:高产、非优质、抗盐:非高产、非优质、抗盐
9 : 3 : 3 : 1
杂交二
P ♀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 ♂非高产、优质、抗盐
↓
F1 高产、优质、不抗盐
↓
F2 高产、优质、不抗盐:非高产、优质、不抗盐:高产、非优质、不抗盐:非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9 : 3 : 3 : 1
①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基因位于 对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 (“能”或“不能”)配对。
②抗盐性状属于 遗传。
(3)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 和 杂交。预期结果: 。
②步骤2: 。预期结果: 。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 与 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1)诱变 (2)①两(或不同) 不能 ②细胞质(或母系) (3)①高蛋白(纯合)植株 低蛋白植株(或非高蛋白植株) 后代(或F1)表现型都是高蛋白植株 ②测交方案:用F1与低蛋白植株杂交 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1:1 [或自交方案:F1自交(或杂合高蛋白植株自交) 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3:1] ③实验结果 预期结果
解析:
该题涉及了三对相对性状,但实际是质基因和两对核基因的遗传。首先可从杂交一和杂交二中确定抗盐性状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然后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比例可确定其余两对基因的遗传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验证某一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可用测交或自交的方法,看子代中的分离比是否符合分离定律的比例。
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
A:性状和特性 B:优质和高产特性 C:抗病和抗旱能力 D:开花结实的能力
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
A:优质和高产特性 B:性状和特性 C:抗病和抗旱能力 D:开花结实的能力
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就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 )。
A:高产与优质特性 B:性状与特性 C:抗性与高产特性 D:优质特性
茶树扦插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
A:早生早采的特性 B:晚生迟采的特性 C:高产和优质的特性 D:性状和特性
茶树扦插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 )。
A:高产特性 B:抗旱特性 C:性状和特性 D:优质与抗虫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