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梁如图16-4所示,截面bxh=600mmx13200mm,支座宽2700mm,净跨l=15.7m,支座中心线距离l=18.4m,离支座中心线6m处对称作用一个集中荷载,其设计值F=14000kN,全跨作用恒载设计值g=150kN/m,跨中6.4m范围内作用活荷载设计值q=200kN/m。该梁采用C30混凝土,纵向钢筋HRB400级,竖向和水平向分布钢筋采用HRB335级。

若M=75000kN·m,所需最小纵向受拉钢筋A(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2000 B:22500 C:22800 D:23000

某大梁如图16-4所示,截面bxh=600mmx13200mm,支座宽2700mm,净跨l=15.7m,支座中心线距离l=18.4m,离支座中心线6m处对称作用一个集中荷载,其设计值F=14000kN,全跨作用恒载设计值g=150kN/m,跨中6.4m范围内作用活荷载设计值q=200kN/m。该梁采用C30混凝土,纵向钢筋HRB400级,竖向和水平向分布钢筋采用HRB335级。

若某连续梁,其截面尺寸及跨度同第1小题,该梁中间支座截面纵向受拉钢筋A=2000mm,试问,该受拉钢筋在梁高的中部,上部范围内分配面积依次为下列何项数值?

A:667mm;133mm B:2000mm;1000mm C:1333mm;66mm D:1000mm;1000mm

某高层建筑为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底层单跨框支梁bxh=900mmx2600mm,框支柱bxh=900mmx900mm,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一级,转换层楼板厚度200mm,框支梁上部剪力墙厚350mm,两框支柱中心线间距L=15000mm,采用C40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用HRB400级,箍筋,腰筋,拉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已知经内力调整后的框支梁截面控制内力设计值:轴力N=4592.6kN(拉力),弯矩M=5906kN·m,M=1558kN·m,支座处剪力V=6958.0kN,且由集中荷载作用下在支座产生的剪力(含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占总剪力设计值的30%。

试问,框支梁跨中截面下部纵向钢筋的配筋截面面积A(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双排a==70mm。

A:8300 B:9800 C:11700 D:12500

某高层建筑为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底层单跨框支梁bxh=900mmx2600mm,框支柱bxh=900mmx900mm,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一级,转换层楼板厚度200mm,框支梁上部剪力墙厚350mm,两框支柱中心线间距L=15000mm,采用C40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用HRB400级,箍筋,腰筋,拉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已知经内力调整后的框支梁截面控制内力设计值:轴力N=4592.6kN(拉力),弯矩M=5906kN·m,M=1558kN·m,支座处剪力V=6958.0kN,且由集中荷载作用下在支座产生的剪力(含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占总剪力设计值的30%。

假定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为2028(A=12316mm),双排布筋,通长布置。试问,框支梁支座处上部纵向钢筋的配筋截面面积A(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双排布筋,a==70mm。

A:11100 B:11700 C:12500 D:13400

某高层建筑为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底层单跨框支梁bxh=900mmx2600mm,框支柱bxh=900mmx900mm,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一级,转换层楼板厚度200mm,框支梁上部剪力墙厚350mm,两框支柱中心线间距L=15000mm,采用C40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用HRB400级,箍筋,腰筋,拉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已知经内力调整后的框支梁截面控制内力设计值:轴力N=4592.6kN(拉力),弯矩M=5906kN·m,M=1558kN·m,支座处剪力V=6958.0kN,且由集中荷载作用下在支座产生的剪力(含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占总剪力设计值的30%。

框支梁每侧腰筋的配置,应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最合理? 提示:上下纵向钢筋双排布筋,a==70mm。

A:1116 B:1118 C:1216 D:1218

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称为摄影方向。

中心线经被照体头侧射向尾侧是

A:前后方向 B:矢状方向 C:上下方向(轴) D:斜射方向 E:下上方向

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称为摄影方向。

中心线经被照体足背射向足底为

A:轴向 B:矢状方向 C:斜射方向 D:背底方向 E:掌背方向

设备安装时中心线的找正方法是,设备的纵向中心线与基础的()。

A:纵向中心线平行 B:横向中心线平行 C:纵向中心线重合 D:横向中心线重合

压路机道路碾压程序中规定:压路机压实作业时应以路基或路面中心线为目标,从()开始逐趟压向()(压路机在纵向长度运行一次为一趟)。

A:中心线、左右两边线 B:左右两边线、中心线 C:左边线、右边线 D:右边线、左边线

工程实践证明,闸底板的冻胀裂缝多()分布,且多集中在板形基础纵向的中心线附近。

A:沿纵向 B:随意 C:不规则 D:沿横向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