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日,企业购入管理用的某项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原价为20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11年1月1日,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某一主要部件进行更换(其111该最要部件的原价为800万元),发生支出合计1000万元(改造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其中被替换部件的变价收入为100万元。2011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延长2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12年12月31日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2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不变)。2013年6月30日,企业将该固定资产出售,出售所得价款为560万元,支付清理费用3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1)一(6)题。(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下列各项中,影响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的是( )。

A:清理固定资产发生的税费 B:清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C:清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D:清理固定资产耗用的材料成本

企业以公允价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初始计量的,不应将取得资产或者承担负债的交易价格作为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的有()。

A: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B:被迫进行的交易 C:交易价格所代表的计量单元不同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 D:进行交易的市场不是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者在不存在主要市场情况下的最有利市场)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初始入账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电站核设施企业固定资产的预计弃置费用应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B:企业支付的与所购买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相关的增值税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C: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D: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
(1)2010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B设备和C设备,共支付价款4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万元,包装费及运输费30万元,另支付A设备安装费18万元,B、C设备不需要安装,同时,支付购置合同签订、差旅费等相关费用2万元,全疗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2)2010年12月28日三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三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和1200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
(3)三台设备预计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2011年3月份,支付A设备、B设备和C设备日常维修费用分别为1.2万元,0.5万元和0.3万元。
(5)2011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B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验证以完全达到预计的状况,存在减值迹象,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20万元,其他各项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迹象。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56—61小题。

根据资料(1)、(2),下列各项中,关于固定资产取得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B:支付的相关增值税额不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C: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与其公允价值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D:购买价款、包装费、运输费、安装费等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1)2010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B设备和C设备,共支付价款4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万元,包装费及运输费30万元,另支付A设备安装费18万元
B.C设备不需要安装,同时,支付购置合同签订、差旅费等相关费用2万元,全疗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2)2010年12月28日三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三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和1200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
(3)三台设备预计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2011年3月份,支付A设备、B设备和C设备日常维修费用分别为1.2万元,0.5万元和0.3万元。
(5)2011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B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验证以完全达到预计的状况,存在减值迹象,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20万元,其他各项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迹象。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资料(1)(2),下列各项中,关于固定资产取得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B:支付的相关增值税额不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C: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与其公允价值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D:购买价款、包装费、运输费、安装费等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甲公司为从事机械设备加工生产与销售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度至2011年度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1.2010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B设备和C设备,共支付价款4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万元,包装费及运输费30万元,另支付A设备安装费18万元,B、C设备不需要安装,同时,支付购置合同签订、差旅费等相关费用2万元,全部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2.2010年12月28日三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三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和1200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3.三台设备预计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4.2011年3月份,支付A设备、B设备和C设备日常维修费用分别为1.2万元,0.5万元和0.3万元。5.2011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B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验证已完全达到预计的状况,存在减值迹象,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20万元,其他各项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迹象。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列小题。根据资料(1)、(2),下列各项中,关于固定资产取得会计处理标书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B: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不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C: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与其公允价值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D:购买价款、包装费、运输费、安装费等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资料四】   (2012年)甲公司为从事机械设备加工生产与销售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度至2011年度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   (1)2010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B设备和C设备,共支付价款4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万元,包装费及运输费30万元,另支付A设备的安装费18万元,B、C设备不需要安装,同时,支付购置合同签订、差旅费等相关费用2万元,全部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2)2010年12月28日,三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三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和1200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   (3)三台设备预计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2011年3月份,支付A设备、B设备和C设备日常维修费用分别为1.2万元、0.5万元和0.3万元。   (5)2011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B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验证以完全达到预计的状况,存在减值迹象,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20万元,其他各项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迹象。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6小题。根据资料(1)、(2),下列各项中,关于固定资产取得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  )。

A:固定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B: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不应计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C: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与其公允价值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D:购买价款、包装费、运输费、安装费等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资料四】   甲公司为从事机械设备加工生产与销售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度至2011年度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   (1)2010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B设备和C设备,共支付价款4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万元,包装费及运输费30万元,另支付A设备的安装费18万元,B、C设备不需要安装,同时,支付购置合同签订、差旅费等相关费用2万元,全部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2)2010年12月28日,三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三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和1200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   (3)三台设备预计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2011年3月份,支付A设备、B设备和C设备日常维修费用分别为1.2万元、0.5万元和0.3万元。   (5)2011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B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验证以完全达到预计的状况,存在减值迹象,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20万元,其他各项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迹象。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6小题。根据资料(1)、(2),下列各项中,关于固定资产取得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  )。

A:固定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B: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不应计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C: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与其公允价值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D:购买价款、包装费、运输费、安装费等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
(1)2010 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B设备和C设备,共支付价款4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万元,包 装费及运输费30万元,另支付A设备安装费18万元,B、C设备不需要安装,同时,支付购置合同签订、差旅费等相关费用2万元,全疗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 付。
(2)2010年12月28日三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三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和1200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
(3)三台设备预计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2011年3月份,支付A设备、B设备和C设备日常维修费用分别为1.2万元,0.5万元和0.3万元。
(5)2011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B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验证以完全达到预计的状况,存在减值迹象,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20万元,其他各项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迹象。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资料(1)、(2),下列各项中,关于固定资产取得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B:支付的相关增值税额不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C: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与其公允价值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D:购买价款、包装费、运输费、安装费等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