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瑟菌属的共同特征: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或豆形,在临床标本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专性需氧生长,初次分离培养时须供给5% CO2。营养要求高,需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35~36 ℃,培养48 h后,形成凸起,圆形,光滑,透明的小菌落。易产生自溶酶,人工培养物如不及时转种,细菌常自溶死亡。
关于两种奈瑟菌的鉴别,下列叙述正确是
A:脑膜炎奈瑟菌可分解麦芽糖,淋病奈瑟菌不能分解麦芽糖 B:脑膜炎奈瑟菌可分解葡萄糖,淋病奈瑟菌不能分解葡萄糖 C:脑膜炎奈瑟菌氧化酶阳性,淋病奈瑟菌氧化酶阴性 D:脑膜炎奈瑟菌氧化酶阴性,淋病奈瑟菌氧化酶阳性 E:脑膜炎奈瑟菌凝固酶阳性,淋病奈瑟菌凝固酶阴性
患者男,70岁,术后出现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培养,在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均可生长,细菌产生红色色素,为革兰阴性杆菌。
应考虑感染的细菌是
A:马红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粪产碱杆菌 D:鲍曼不动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 F:深红沙雷菌
奈瑟菌属的共同特征: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或豆形,在临床标本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专性需氧生长,初次分离培养时须供给5% CO
。营养要求高,需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35~36 ℃,培养48 h后,形成凸起、圆形、光滑、透明的小菌落。易产生自溶酶,人工培养物如不及时转种,细菌常自溶死亡。
关于两种奈瑟菌的鉴别,下列描述正确是
A:脑膜炎奈瑟菌可分解麦芽糖,淋病奈瑟菌不能分解麦芽糖 B:脑膜炎奈瑟菌可分解葡萄糖,淋病奈瑟菌不能分解葡萄糖 C:脑膜炎奈瑟菌氧化酶阳性,淋病奈瑟菌氧化酶阴性 D:脑膜炎奈瑟菌氧化酶阴性,淋病奈瑟菌氧化酶阳性 E:脑膜炎奈瑟菌凝固酶阳性,淋病奈瑟菌凝固酶阴性
某男性患者,24岁。因急性吐泻半小时来院急诊。午餐曾进食海鲜饭。晚上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初为黄色稀水便,量多,进而变为水样便、米泔样便,无里急后重。体检:T36.7℃,P100次/分,BP90/60mmHg,R20次/分,脉搏细速,皮肤干燥,双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粪便悬滴镜检可见到运动力强、呈穿梭状运动的细菌,革兰染色阴性。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炎 B:细菌性痢疾 C:伤寒 D:食物中毒 E:霍乱
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A:革兰氏阳性细菌有线粒体,而革兰氏阴性细菌没有 B: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核糖体,而革兰氏阴性细菌没有 C: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荚膜,而革兰氏阴性细菌没有 D: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坚韧而厚度较高的细胞壁,革兰氏阴性细菌没有
革兰氏染色后,G—细菌呈红色,主要是由于()
A:细菌等电点高 B:酒精脱色后,结晶紫易释出 C:核酸含量少 D:细菌膜被破坏 E:细胞壁通透性降低
根据细菌结构的不同,革兰氏阳性细菌属()细菌
A:薄壁细菌门 B:坚壁细菌门 C:柔壁细菌门 D:疵壁细菌门
革兰阳性菌呈()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黄色 E:绿色
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
A:(A) 革兰氏阳性细菌有线粒体,而革兰氏阴性细菌没有 B:(B) 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核糖体,而革兰氏阴性细菌没有 C:(C) 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荚膜,而革兰氏阴性细菌没有 D:(D) 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坚韧而厚度较高的细胞壁,革兰氏阴性细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