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型胃癌
A:复合性溃疡 B:长轴与肠管长轴平行的溃疡 C:溃疡呈盘状,周围隆起 D:烧瓶状溃疡 E:浅表性溃疡
患者,男,50岁。因纳差,剑突下疼痛,消瘦入院。胃镜示胃体近小弯侧一巨大溃疡,边缘不整,呈堤坝状隆起,溃疡底部污秽。
溃疡型胃癌与慢性胃溃疡的肉眼形态的区别错误的是 ( )
A:恶性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 B:恶性溃疡一般直径>2.5cm C:恶性溃疡底部不平,污秽 D:恶性溃疡皱襞中断或消失 E:恶性溃疡底部可有坏死出血
患者男,54岁,因“无规律性上腹痛,伴食欲减退3个月”来诊。患者有胃溃疡病史15年。胃肠钡餐:胃窦部可见直径2.5~3.5 cm的龛影,边缘不齐。粪隐血试验多次阳性。
大体检查:胃窦部见一直径2.5~3.5 cm的溃疡,周边黏膜隆起,僵硬。镜下:溃疡周边黏膜固有层腺体增生,密集排列,腺体形态不规则,可见分支和折叠,细胞有明显的不典型性,间质纤维化,伴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溃疡癌变(早期胃癌) B:溃疡型胃癌 C:胃溃疡并低级别上皮内肿瘤 D:胃溃疡并高级别上皮内肿瘤 E:胃溃疡
患者男,33岁,因“腹胀,腹部不适3个月”来诊。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病变而手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回肠末端一约5 cmx4 cm不规则溃疡型病变,周围肠黏膜肉眼观察尚正常。
切面见坏死,周围肠壁质地偏韧。光镜:表面黏膜溃疡,肠壁大片坏死,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伴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并可见少量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聚集。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结核 B:溃疡性结肠炎 C:淋巴瘤 D:假膜性肠炎 E:Crohn病
病历:女性,38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
提问: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
A:盲肠可见多发浅溃疡 B:回肠末端可见纵行溃疡并狭窄 C:乙状结肠可见节断性分布的浅溃疡,易出血 D:直肠可见菜花样隆起性病变 E:直肠,乙状结肠可见连续性分布的病变 F:病变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可见多发糜烂或浅溃疡,质脆,易出血
某女性患者,39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
A:盲肠可见多发浅溃疡 B:回肠末端可见纵行溃疡并狭窄 C:乙状结肠可见节断性分布的浅溃疡,易出血 D:直肠可见菜花样隆起性病变 E:直肠、乙状结肠可见连续性分布的病变 F:病变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可见多发糜烂或浅溃疡,质脆,易出血
溃疡型肠结核( )
A:烧瓶状溃疡 B:地图状溃疡 C:带状溃疡 D:火山口状溃疡 E:溃疡的长轴平行于肠管长轴
溃疡型胃癌()。
A:复合性溃疡 B:长轴与肠管长轴平行的溃疡 C:溃疡呈盘状,周围隆起 D:烧瓶状溃疡 E:浅表性溃疡
溃疡型胃癌()。
A:复合性溃疡 B:长轴与肠管长轴平行的溃疡 C:溃疡呈盘状,周围隆起 D:烧瓶状溃疡 E:浅表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