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2岁,因“左乳溢液1个月余”入院。大体检查:乳腺组织切面未见确切结节,见多个囊腔。

病理诊断应考虑鉴别(提示 光镜下可见多个含有黏液的囊肿,囊肿内衬上皮部分增生形成微乳头型和拱型,低至中等核级别;间质中可见黏液湖,有少量呈乳头状的细胞团漂浮于黏液湖中。该病例组织形态如下图所示。)

A:纤维囊性变 B:黏液囊肿样病变 C:导管原位癌 D:黏液癌 E:柱状细胞病变 F: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

女性,53岁。呕血,便血6小时,量约2000ml。肝炎后肝硬化病史10年。查体:P130次/分,BP85/50mmHg。巩膜轻度黄染,腹平软,脾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阳性。考虑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立即给予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处理。

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应注意的事项是

A:应用前检查三腔双囊管是否漏气 B:每12小时将气囊排空10~20分钟 C:气囊排空后,观察12~24小时,如不出血,可考虑拔除 D: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防止三腔双囊管脱出,导致窒息 E:以上都是

患者,女性,48岁,既往肝门静脉__症病史,此次因发生急性大出血,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若三腔二囊管压迫无效,应考虑

A:脾肾静脉分流术 B:门腔静脉分流术 C:断流术 D: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E:肠系膜上,下腔静脉分流术

男性,40岁,门静脉__症,急性大出血,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当三腔二囊管压迫无效时,应进行

A:脾肾静脉分流术 B:门腔静脉分流术 C:断流术 D:脾腔静脉分流术 E:肠系膜上,下腔静脉分流术

患者女,38岁,左侧下颌骨无痛性肿胀半年余,检查见双侧下颌不对称,左侧下颌角处膨隆,X线检查见一圆形透影区,边界清楚,囊腔内含牙齿一枚。术中见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一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齿颈部,囊液呈黄褐色。镜下见纤维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上皮扁平,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纤维囊壁内可见牙源性上皮团块。

形成该囊肿的原因是

A:牙冠形成后,缩余釉上皮和牙面之间液体积聚形成 B:甲状舌管残余上皮发生 C:舌下腺或颌下腺导管破裂渗出所致 D:缩余釉上皮和牙面之间液体潴留 E:来自腮裂或咽囊的上皮残余

患者男,15岁,颈部中线处囊性肿物,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病理检查镜下见囊壁衬里大部分为复层鳞状上皮,局部可见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囊壁内见甲状腺组织。

形成该囊肿的原因是

A:来自胚胎发育性上皮剩余或外伤上皮植入 B:甲状舌管残余上皮发生 C:舌下腺或颌下腺导管破裂渗出所致 D:缩余釉上皮和牙面之间液体潴留 E:来自腮裂或咽囊的上皮残余

某女性患者,69岁。右上腹剧烈疼痛2天,Murphy征阳性,伴发热、白细胞增高。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增大,大小约10cm×4cm,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双层结构,轮廓线模糊,胆囊腔内充盈密集细小的斑点回声

因病人身体条件不允许手术,保守治疗3天后复查超声,显示胆囊增大,壁增厚,不平整,胆囊底部局部缺损,周围形成局限性积液,胆囊内见大量絮状物回声并可见气体强回声,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穿孔 B:胆囊肿瘤 C:胆汁淤积 D:分隔胆囊伴胆囊积脓 E:瓷器胆囊

蔡某,男,58岁。2小时前因呕出鲜红色血液约300ml而急诊入院,既往有乙肝肝硬化病史10余年。入院后拟予三腔二囊管止血。

三腔二囊管插管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

A:测量三腔二囊管的长度 B:确定管径与病人鼻腔大小配合 C:确定气囊无漏气 D:教会病人做吞咽配合 E:对三腔二囊管进行消毒处理

蔡某,男,58岁。2小时前因呕出鲜红色血液约300ml而急诊入院,既往有乙肝肝硬化病史10余年。入院后拟予三腔二囊管止血。

关于三腔二囊管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在每条管的末端做好标记 B:插管时应使用液体石蜡润滑气囊与管 C:插管深度约为65cm D:先向胃囊充气 E:嘱病人将口腔分泌物及时咽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